【性價格鬥】日韓電動車大激鬥 Leaf操控自駕爽 Niro舒適配備多

【性價格鬥】日韓電動車大激鬥 Leaf操控自駕爽 Niro舒適配備多

【性價格鬥】
近排不少人都爭辯韓男型,還是日男英,各有千秋。日產Leaf早於1997年已開始量產電動車,可算是日系電動車鼻祖,面對韓系電動車生力軍Kia Niro的追擊,情形猶如木村被玄彬搶粉絲一樣。誰勝誰負,埋牙一拼便知曉。

今次日韓電動車比拼的主角分別是大電版Kia Niro EV+及日產第二代Leaf,為實測耗電數據,兩部車分別從荃灣及九龍灣出發往沙田。同樣駕駛17公里後,Niro的耗電量是7.63km/kWh,耗電量算低,皆因全程高速路;至於Leaf耗電量是7km/kWh,稍稍比Niro高了一點,當中原因相信是記者等拍攝期間開着冷氣嘆早餐。根據2019年美國EPA環保局實測調查,十大最省電電動車,Niro只是第十位,而Leaf是第九位。

考慮買那一部電動車,除耗電量,當然還有外觀、實用性及保養等因素。今次借來比拼的是各自的頂級版本,但為更直接地比較,我們以價錢相若的版本作分析。細電版Niro EV售價約298,000元,而Leaf最貴的Two-Tone版,即試駕車的版本,現在有推廣價也是約299,000元。外形方面,兩部車同樣有LED頭燈及17吋輪圈,尺碼上Leaf車長一點,Niro則闊一點及高一點。普遍人會覺得Leaf比較有型,因不少人對Niro車頭鬼面罩的設計有點保留,但Niro是SUV車形卻又尋回一點優勢。

日韓對決,日產第二代Leaf及Kia Niro EV同樣賣二十九萬多。

Niro內櫳豪華 Leaf尾箱夠大

女人揀車最在意是實用性,尤其有小朋友的媽媽,Leaf尾箱很深很闊,一拼之下發現Niro尾箱平台頗高,不要以為SUV實用性一定比揭背車好,Niro尾箱實用程度不及Leaf,但它唯一好處是平台下方可放小物件。不過說到後座,似乎是Niro勝出,實試坐三人後,空間大一點,而且近乎平地台設計,坐中間的那位舒服得多。雖然同樣是2,700mm軸距的Leaf,後座空間也不俗,但配備幾乎沒有,而Niro起碼有冷氣出風口及手枕兩項配備。內櫳裝潢,兩架車拼埋,Niro明顯稍勝,感覺上較高級,撇除兩車也有的配備,例如皮軚環、皮椅、免匙着車等,Niro的小配備則更好,如功能屏幕有7吋較大,Leaf只有5吋;Niro原配Apple CarPlay系統,Leaf要額外加錢;Niro還有電話無線充電,不過有駕駛新手最愛的360度泊車顯示鏡頭,為Leaf扳回一城。

二人行首選Leaf 一家大細坐Niro

於性能上,以價錢相若的版本相比,Leaf的馬力大一點,而兩車的續航距離差不多。論駕駛感,Leaf是典型五門揭背車的感覺,睇位輕鬆、操控靈活。若你慣用引擎車,會覺得這車特別有力,操控時很寧靜,將傳統汽油車提升至另一層次。至於車身較高的Niro,重心控制同樣不俗,而且避震調校於舒適度及性能上也非常討好,行車亦頗寧靜。

要自駕的話,無疑Leaf較靈活,但考慮到乘客的感受,Niro會更舒適。買得車自然要養車,說到大家最關心的電池保養,兩架車同樣有8年保養,Leaf有16萬公里,而Niro只有15萬公里。至於拿回代理檢查汽車保養,兩架電動車比引擎車便宜一點,大家都是每次約2,000元左右,Leaf稍貴。而保險方面,兩車全保於60NCB情況下約6,000元,這方面比Tesla優勝。Leaf還有一個優勝之處是推出年期比較長,全球銷售已接近46萬部,經驗多會比較可靠。最後說到二選一的話,經常一家大細坐會首選韓國暖男利正赫,如果多數單拖或二人坐,日本cool爆廚神尾花夏樹可能較好。

Leaf只有一款40kWh性能,馬力稍高於Niro細電版。

車頭有LED燈配備。

內櫳較簡約,除波棍台搶眼一點,裝潢較平實。

尾箱更深更實用,不過翻後排時沒有全平儲物平台。

黑色擾流點綴,令車尾線條更豐富。

Nissan Leaf

電池容量︰40kWh
續航距離:311公里(NEDC)
馬力︰150PS
扭力︰320Nm
售價︰一換一計劃$299,080
查詢:合誠汽車(九龍灣大昌行集團大廈地下)

Niro試駕車是大電版,但跟Leaf車價相若的是細電版Niro EV。

車頭造型或不及Leaf,但同樣有LED燈配備。

內櫳感覺較高級,配備比Leaf更多。

尾箱儲物平台比較高,儲物空間比Leaf遜色。

車尾有頂置尾翼及LED尾燈配備。

Kia Niro EV

電池容量:39.2kWh
續航距離:312km
馬力:136ps
扭力:395Nm
售價︰一換一計劃$298,000
查詢:錦龍汽車(九龍灣宏冠道6號鴻力中心B8-9地下)

採訪:果籽汽車組
攝影:果籽攝影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