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監管機構指示 股東難索償

英監管機構指示 股東難索償

【本報訊】滙控宣佈取消派息,惟其股價已於今年2月底因應2019年度末期息除淨,令股價減值約1.6元,如今無息收,演變成「財息兼失」的慘況。然而,由於滙控是受英國監管機構指示暫停派息,多名財經界人士估計,股東難以通過法律途徑追討損失。

香港投資者學會主席譚紹興認為,除淨是股價理論性的調整,加上今次滙控是應英國監管機構取消派息,因此認為股東成功提告的機會甚低。譚指出,監管機構要求銀行不派息早有先例,2008年金融海嘯時,美國聯儲局要求所有美國上市及以美國為註冊地的銀行不得派息,而有關銀行想恢復派息,須得到聯儲局同意。

專家:應歸還除淨後開支

不過,譚紹興補充,除淨後衍生的股東開支存在爭議,因中央結算已就此向股東收取行政費,認為滙控應向股東歸還該筆費用。另外亦有市場人士指,除淨的意義是方便投資者評估股票派息因素,但派息並非唯一影響股價因素,亦非上市公司的操作,故無法追究。

滙控亦預告,2020年首三季或不派息,遠期的滙控衍生工具或受影響。瑞萬通博香港上市產品銷售部主管翁世權指出,事件會即時反映在認購證上,理論上認購證的跌幅會因而跌少,問題在於滙控昨日開市已挫約一成,相關看好的衍生工具當災,「跌少咗幾個百分點都幫唔到幾大忙」。
■記者余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