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元「血肉長城」失守 大小通殺MPF、富豪中伏

40元「血肉長城」失守 大小通殺
MPF、富豪中伏

【獅王失息】
【本報訊】滙控(005)是許多港人的情意結,無論歷經97風暴、沙士、金融海嘯,股民都會義無反顧築起血肉牆城抵抗。惟昨日宣佈停派息,下至散戶、基金、上至富豪家族、或國際大戶,都被「大小通殺」。就算無直接買入滙控,強積金或盈富基金(2800)都一樣有持貨;無論直接或間接,大部份港人都受影響。
記者:余秉峰

滙控曾是港人投資收息的理想選擇。李家皓攝

港人愛滙控帶非理性,本報記者昨日街訪發現,多名市民表示決意持貨,甚至想趁低吸納。交易數據昨顯示許多買盤在滙控40元關口做「血肉長城」,惟收市時始終失守。

就算港人無主動入貨,某程度亦已受累滙控停派息。MPF內可揀選的港股基金,一般已涉獵屬權重股滙控,港股基金通告佔整體強積金逾三分一配置。參考追蹤港股表現的盈富基金,其2019年中期報告顯示,滙控股權投資便佔資產淨值的9.49%,是組合中第三大持股。過往連警察儲蓄互助社(俗稱遮仔會),也在早年買滙控作長線投資,並曾參與2009年供股,惟現時持股量未明。

傳統富豪家族手揸千萬滙控收息,亦屬等閒。股東名冊顯示,長和(001)系現任舵手李澤鉅估計持116萬股滙控,預計今年少收464萬元。工廈大王楊耀松長子楊國佳,估計家族最少持228萬股滙控,市值達9,108.6萬元。他向本報表示,仍持有父親留下來的滙控股票,已揸數十年,對滙控暫停派息並不意外,因為其派息部份來自儲備,猶如「食老本」,現在這時勢有如打仗,本身已有心理準備,「乜都可能發生」。雖然他財政穩定,毋須在意是否要沽貨保平安,但亦無意趁低增持,「𠵱家行行生意都係零,唔諗投資。」

根據滙控2017年名冊,不少聯會亦愛持滙控。香港醫學會持有20萬股滙控,過去每年收息近80萬元。醫學會義務司庫梁子超醫生表示,滙控是學會多年來的長線投資,早在90年代之前購入,佔醫學會整體資產約兩成,明言經多年收息早已回本,「即使現價賬面都無虧損,只係減值」,短期股價波動造成的影響不會太大,學會亦持有相當多現金,未有減持急切性,惟暫停派息則不多不少影響會內收入。醫學會前會長蔡堅表示,數年前已出售大部份個人持股,「(餘下的)放喺度當緬懷」,坦言即使滙控跌至「3字頭」,亦不打算溝貨。

小股東蘇女士表示:「相信滙豐有能力再上60元,故暫時不打算沽出。」

兩大股東或失114億股息

學校如女拔萃、真光中學、民生書院亦持有為數不少的滙控;保良局與養和醫院各持有百多萬股。宗教機構例如法藏寺、伊斯蘭聯合會亦是滙控擁躉;甚至骨灰龕場般若精舍亦是滙控股東之一。

堪輿家麥玲玲透露是苦主之一,表示聽到取消派息的消息難免有少許失望,又指以前買滙控是前輩教路作為儲錢的方法,堅持「長相廝守」,她又以個人專業替滙控謀出路,「吉祥物(銅獅像)代表公司,相信快啲修復好,對成間公司運勢會好啲,或者希望年尾末期息能夠收到。」

損失最慘重是滙控最大及第二大股東,單是「國家隊」平保(2318)已持滙控7.01%股權,位居滙控第二大單一股東;而以美國為基地、屬全球最大的投資管理公司BlackRock(貝萊德)則持7.12%股權。碰着滙控暫停派息,兩者今年或將痛失114.33億元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