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近日霧氣繚繞,春瘟惡化。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引述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一項實驗指出,有人在潮濕天氣咳嗽,噴出的「飛沫雲」可遠8米,亦不易揮發,因此如果室內環境不通風,又有感染新型肺炎的人咳嗽,其他人難免受感染。他呼籲公眾光顧食肆最好外賣,假如要堂食,除了分枱坐,除下口罩後亦不應談話,否則「飛沫雲」可能在店內擴散。
質疑世衞建議社交距離太短
何栢良所引述的MIT實驗結果,在美國醫學會雜誌刊登。報告指,感染者在溫暖天氣打噴嚏或咳嗽,噴出的飛沫可將病毒傳到8米遠,並可在空氣殘留幾小時。其中「氣霧」(turbulent gas cloud)飛沫,正是讓病毒在空氣停留更久。報告質疑世衞僅建議保持1至2米社交距離,「可能低估距離、時間以及空氣中的病毒負載程度」,不能完全阻隔傳播,建議人與人的距離應增至8米遠。
何栢良在電台節目中批評,政府未有公佈衞生署及每間公立醫院每日的病毒檢測數據,須馬上改善,否則有違科學防疫。
公立醫院隔離病房爆滿,導致確診者未能即時入院,何栢良說,不能勉強安排病人入院,否則會增加其他病人及醫護受感染風險,但認為香港要盡快建立類似內地「方艙醫院」的地方,安排病情穩定又未能出院的患者接受嚴厲隔離,直至所有檢測都呈陰性。有關地點一定要有警員把守,以免病人逃走而進入社區,通風系統亦夠強,要採取加強感染控制措施,例如要求病人戴口罩等。
當局正構思容許正康復而病情輕微的患者出院及送入檢疫中心,醫學會傳染病顧問委員會主席梁子超建議,病情穩定患者需要隔離而非治療,送入駿洋邨或改建會展都可行。
■記者李鈺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