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道差,很多老闆都要面對炒人的艱難決定,大家紛紛問我如何炒人,怎樣做會令人比較「舒服」。
其實炒人怎樣都不可能令人「舒服」,對於被裁員工來說,一定難受;炒人有林林總總方法,基本上簡單歸納為兩種,直接了當或拖泥帶水。我永遠選擇前者。《MoneyBall》是一套對我影響非常深遠的電影,令我明白一個老闆要點樣炒人。如果畀你揀,你寧願慢慢流血拖長死,還是一劍封喉一了百了?
比起《Up In The Air》好唔同,George Clooney嗰種炒人方式係好客套,安慰人、畀夢想人,係典型HR炒人方法;Brad Pitt正正相反,長痛不如短痛,炒人就好似head shot方式一句了結,這是強勢老闆的炒人方法。
現實中,Brad Pitt的炒人方法相對有效率,講錯嘢機會最細,炒人這苦差永遠是講多錯多,所以《MoneyBall》表面係一套講棒球比賽的神作,但其實很大篇幅講的是公司管理。所以那些老闆朋友們問我炒人法門,我並非故弄玄虛,我統一回答叫他們看《MoneyBall》。
防疫基金做過乜?
相濡以沫何不相忘於江湖,分手和炒人一樣注定痛苦。疫情衝擊經濟,我們看到零售、飲食和酒店這類行業大受打擊,但唇亡齒寒,好像廣告、媒體和會議展覽是疫情下第二波,只是差在幾時爆煲,能捱下去的話誰會想裁員。
政府的防疫基金空着無用,要不是被媒體逮着,想在官網找個網上資助連結也找不着。防疫基金只淪為政府分餅仔的工具,派錢給零售和飲食只是門面公關,政府哪會想到關心那些做廣告或會議展覽的死活?這些都是深受影響的行業,都在苦苦經營;市場奇差的情況下,香港還保持着「小政府」,難怪大部份老闆打工仔都想「小」政府。
當澳洲、英國都把庫房的鈔票用來資助打工仔中小企時,香港人只有葡萄的份兒,多少年來,香港的人民血汗被加建成大白象工程的磚瓦。香港人的稅金和血汗錢,從來不是屬於香港人的。到你走投無路時,政府只把打工仔棄如敝屣,好諷刺。
藍友斑
http://fb.com/bernardlamhongkong/
本欄逢周三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