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當年盛智文魔杖一揮,將中環一條內街民宅變成型男索女集中地,自己也贏得「蘭桂坊之父」寶號,倚仗的就是結集人群,他受訪時形容:「第一個社交網絡,實體的!」今天武漢肺炎兇猛,他反其道隔開人群,食肆限客半數、桌限四人、各枱距離1.5米措施出自他等人手筆。今次訪問本在3月26號,但當日要見政府官員而延後一天,當局就在27號晚宣佈限客令。
盛智文早年毅然從加拿大來港,盤點這位猶太人過往70年,第二大危機乃2003年沙士,榜首還數武漢肺炎,兩次他都在香港經歷,問可曾後悔當年來港,反正女兒Marisa早前也與三名子女回鄉。他就指加拿大疫情也很嚴峻,「大約兩星期前她帶孩子回來,因為那邊情況也很糟,人人都說香港很安全,所以人人都返回亞洲了,亞洲很安全。」
為己為人,Marisa返港後自我隔離14天,訪問時還未出關,公公記掛幾個外孫,登門枉顧,阿女恨下心腸閉門不招,「她住在地面樓層,我只可以透過窗口看孩子們,因為他們正自我隔離,不許我入去,我只隔窗say hi。」蘭桂坊集團辦公室樓下賣玩具,他為每孫各備一份,「只好從窗口將禮物遞進去,孩子們要禮物嘛,so I did it!」
盛智文兒子盛凱之妻覺泰國較安全,也帶四個孩子遠走布吉,未料當地病毒後勁凌厲,這家人又打道回港,那時強制家居檢疫令已生效,「我媳婦及孩子們都有手帶,他們是第一批隔離者。」盛智文可和Marisa隔窗傳情送禮,卻不能跟媳婦來這一套,只怪兒子一家住在半山老牌豪宅百年順大廈頂樓,十多日來這位爺爺只能隔着電子屏幕見四孫。
憂疫情成港經濟棺材釘
他表揚愛女及媳婦:「我女兒是自我隔離,她本不用,她回來後才有手帶這回事;我媳婦則一定要隔離。但她們都很負責任,我希望更多人這樣做,情況便不是這樣。」隔窗傳情向來是電影情節,如今走進現實,「我就說嘛,現在大家都要改變習慣,不管你是誰、在何方、多有錢,在今次病毒面前人人平等,怎過生活、怎樣吃、怎做生意都要變。」
豈止群眾由聚變散,國家亦然,「不幸的是全球化下整個世界連結起來,但現在人人鎖國,不再全球化。」美國成了病毒新興市場,盛智文稱如看恐怖片,指香港經濟本已受中美貿易戰拖累,今次疫情或成最後一口棺材釘,「我一生未遇這種事(疫情),我經歷過沙士、亞洲金融風暴、1997年回歸,但今次是全球性的,健康是一個問題,經濟是另一個。」
指音樂群組在多處演出
某酒店大亨向他訴苦,旗下全店只有九個客人,蘭桂坊更成了眾矢之的,幾乎時光倒流變回普通內街民宅。他呼冤說出事音樂群組在灣仔等五處演出,不獨老蘭,倘不計算這群組,至訪問時僅五人在蘭桂坊消遣後確診,這天他向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澄清,還望放老蘭一馬。
盛智文旗下好些租戶欠租數月,他自言也放各店一馬,部份減租三成甚至五成,「如果他們不做生意,怎交得起租?搞不好要結業,所以我給他們機會,但我也有開支,我可以做的就這麼多。」病毒面前長者高危,70歲的他早睡,吃得健康,「你只能管好自己,盡力不受感染,離開人群。」
■記者陳勝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