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台灣家】
晚餐過後,手機的WhatsApp call又響起了,在香港的嫲嫲打視像電話來,要看看三個寶貝孫了。隔着小小的電話屏幕,嫲嫲爺爺努力呼喊着三個孫兒跟他們說話,我也努力拿着手機追蹤孩子們的身影,彼此努力施展渾身解數,希望透過小小的手機屏幕,營造那份「在一起」的感覺。我們是家族中第一個移民外地的家庭,還好現在科技發達,幾乎在世界每一個角落,只要你拿起手機,靠着互聯網,大家都能互通訊息,常常「見面」。
長輩精通手機 飛台灣如去長洲
長輩們為了可以常常知道我們在外地的生活如何,也努力地學習用WhatsApp,看我們發的照片,婆婆更學會用語音輸入法打字和留言,嫲嫲現在也精通facebook。有時候我把孩子生活的短片上載後不到五分鐘,緊貼着facebook動態的嫲嫲電話就來了!這麼近那麼遠的感覺,應該就是這樣。
當我們選擇移民台灣,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希望不用離香港的家人太遠,雖說現在科技發達,就算分隔兩地也可以常常互相溝通,有甚麼事情,立馬坐飛機過來,也可以數小時後便見面。在兩個月前,台港兩地還未實施封關和隔離措施之前,早上和嫲嫲通電話,說着那時候我們這邊的餐廳生意很忙,孩子放假的時候我們分身不暇,說着說着,嫲嫲當日下午便坐飛機來台灣,小住兩星期探望也幫助我們,孩子放學後,便驚喜地看到嫲嫲坐在大廳!接機的時候,我還跟嫲嫲說笑,還好我們不是移民去加拿大,她現在來台灣就像去長洲的那樣方便。
這種移民還可以隨時來回兩個家,支援家人的感覺很重要!上個月開始,台灣因為肺炎疫情影響實施封關,我們身邊也有不少剛移民來台灣的香港家庭,暫時只取得台灣居留證,媽媽和孩子留在台灣生活和讀書,爸爸就在香港工作,原本計劃是港台兩邊飛,但因為現在台灣封關,這些爸爸都回不來台灣,一家人無奈地分隔兩地,也是只可以透過視像電話互通訊息,爸爸自己一個人在香港對抗疫症,媽媽也要在異地帶着小孩努力適應新生活。對於台灣甚麼時候開關,大家都要看天做人,相聚好像遙遙無期,除了等待、忍耐和好好的保護家人外,好像沒有甚麼可以做。
武肺封關 見面是一種奢侈
大家在不同的地方經歷着肺炎肆虐,互相擔心着分隔兩地的家人,從前還在說港台相近,坐飛機回去不用兩小時便到了,但世事沒有必然,在這種非常時期,家人可以平安健康地在身邊,有時候也是一種奢侈。
看着三弟一天一天的長大,原本一家人在農曆新年時回香港的計劃也取消了,有很多香港的家人還沒有機會親眼看過三弟,只能透過影像,看着三弟從一個初生小嬰兒,變成現在已經懂得坐、懂得爬,還有兩隻小牙齒的大寶寶,甚麼時候才可以平安的讓我們一家人回香港探望家人?這答案好像有點遙遠。
沒有離開過,有時候人就是不懂得珍惜,從前住在香港的時候,家人就住在附近,常常見面,沒有機會體會那種掛念家人的感覺。移民是一種推倒重來的改變,也是人生難得的一次,讓你檢視自己所擁有和失去的,這就是勇敢地跳出舒適圈換來的成長。世界已經夠亂了,珍惜還在一起的人,比甚麼都重要。
撰文:Cass(King Kong 媽媽)
80後爸媽,兩年抱兩後,做了全職爸媽陪伴孩子成長,2017年5月舉家移民台灣,重新出發,帶着孩子找另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