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怕攀關係 - 陶傑

最怕攀關係 - 陶傑

既然所謂新冠狀病毒並非源自武漢,也與中國無關,許多世人一直以為的神話,都有矯正的必要。

例日中兩國由於徐福五百童男童女東渡扶桑去日本「開枝散葉」而所謂「同文同種」之說,更是神話了。

首先並無信史考據有一個叫徐福的人,帶了五百個幼童東渡。由實用主義角度,要帶也帶男丁去幫耕田或做廉價勞工,帶婦女去生育。所謂徐福帶四百童男女去日本之說,去了還要餵養大,即使徐福是極度孌童癖,成本效益,嚴重不符。

日中兩國屬不同種族。日本人種與朝鮮人、蒙古人同屬烏拉爾阿爾泰種,經通古斯由東北亞貫通。漢人源自黃河流域,兩支人口,遷徙方向不同,相隔十萬八千里。

所謂同文,唯一依據是日文中有漢字。

但漢字只是部份借用。一千年前,日本的鄰國只有漢土,異國文化交流也只有漢字。若以借用的字當做「同文」的證據,那麼今天的英文也有Kung Fu、Guanxi、Dama、Feng Shiu,難道中國人與安格羅薩克遜人亦同文故同種乎?

論及文化,最大的不同是中國歷代有士大夫文化,士大夫就是皇帝與農民人口之間的中產階級,詩詞書畫、道德觀念,更成為中華文化精粹的主力。

然而日本沒有文人士大夫階層。自從十五世紀戰國到江戶時代,日本商品經濟發達,形成一個實力的「町人階級」。

町人階級也類似西方工業革命出現的資產階級。然而日本初無西洋工業,只本土手工業:造紙、釀酒、製漆、磨鏡、紡織,各行業的工匠,擁有自己的工作坊和器具,接受全國訂貨,擁有了生產資料和技術,也擁有了經濟實力,凌駕於武士階層之上。

中國文化不同。中國文化重仕而輕商,手工業自宋代後無法成為日本之町人資本主義規模。日本町人則與武士的信義結合,更經歷明治維新,形成全民守法重諾、嚴謹的生活精神。

日本人在馬路邊看見紅燈,即使沒有汽車,個個在行人道邊自覺等待。公德心重,凡事先想到他人觀感,公民意識高,單此一點,日中兩國怎有可能「同文同種」?

中國自從毛澤東禍亂之後才如夢初醒「解放思想」,恍然大悟,原來貪窮不是社會主義。唯四十年來由饑餓一極,擺向全民不擇手段撈錢的另一極。本來的儒家倫理摧毀,又學不到西方的理性法治。

日本社會是普遍富裕而不浪費;中國人社會到今日則是民窮而大肆浪費。

因為中國的廉價勞工人口多,中國加入了全球化,成為全球化火車的鍋爐,而不是日本。如此則中國文革後的種種惡劣習氣擴散世界。

日本像台灣一樣保護主義而閉關,反而保存了東方文明的精粹。

新冠狀病毒若不源自中國,日本人最厭惡也是在國際上遭到中國人拉拉扯扯,向外人訴說日本文化源自春秋戰國漢唐,厭惡處不下於中國人憎恨川普說冠狀病毒來自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