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從嚴規管食肆招待客人的數目與餐桌距離後,令本來嚴峻的食肆生意雪上加霜,有餐廳東主指推行過急,導致生意額不斷下跌,惟第一輪防疫基金還未向商戶發放,便要從嚴管制食客人數,質疑食肆被針對。
食環首日巡查 發280勸喻
規管食肆人流新措施生效30小時,食物及環境衞生署表示,由前日下午6時至昨晚6時,新措施首24小時共巡查3,200多間餐飲業務處所,並發出約280次勸喻,主要與未有為進入餐飲業務處所的顧客量度體溫,以及餐桌之間距離未符規定有關。
自武漢肺炎疫情轉趨嚴重,食肆生意大減,餐廳老闆陳先生稱生意原已下降四成,禁聚令推出後,估計生意會再下降兩至三成。政府雖聲稱會推出第二輪抗疫基金予受影響的商戶,但他直言對基金及政府無信心,批評政府「做嘢永遠得把口」,他稱第一輪防疫基金的援助資金仍未申領成功,「你第一輪都未做好,不如你做咗第一輪先啦」。陳先生又斥政府是次安排推行過急,又只針對食肆,「巴士你又唔去做,超市你又唔去做」,批評政府沒針對人流管制而推行適當的措施。
一家六口的鄧小姐對禁聚令感到疑惑,不明白一家人食飯為甚麼要「分枱坐」,直言「我𠵱家一家人都冇得一齊出去食飯」,目前已轉而買外賣回家用餐,變相減低市民外出用膳的意欲。
限制餐桌距離相關規定生效後,多間餐廳在開門營業前,在部份餐桌擺上「留座」紙牌或交叉符號標語,表明客人不能使用,惟多間餐廳仍被人舉報未有依足規定。警方昨先後抵達淘大商場的亞萊泰餐廳、將軍澳PopCorn的美心香港地、大埔富善商場的金源餐廳及跑馬地奕蔭街的祥興咖啡室調查,有職員表示,警員到場查看,並向他們解釋有關規定及指引,其後確定餐廳沒有違規,着他們要遵守相關措施後便離開。
餐飲業生意受挫,有七十年歷史的油麻地廟街茶餐廳美都餐室亦受影響,老闆娘估計生意額會大跌,因此選擇直接停業14天,她歸咎政府無能連累食肆要停業,「我哋都唔知政府想點」。
另外,特首林鄭月娥連同立法會飲食界議員張宇人巡視鰂魚涌的一間酒樓及一間食店,了解法例實施後的成效,根據政府新聞處發放的圖片,兩間食肆均空無一人。
■記者簡明恩、梁澤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