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症蔓延,留在人少、眾多安靜路徑供散步的新界,總比逼在人來人往巿區強。
曾經大片濕地我們村子後花園的天水圍;縱使已建設外觀設計與藏書量皆獲獎屏山天水圍圖書館,多類悠閑及運動設施齊備,公路鐵路交通網絡四通八達,資優學校不少,綠化帶與不同型格公園環佈,如非下下要跟日本及新加坡比拼,稱為平民安樂居名副其實。
地處香港西北偏僻一隅,隔個后海灣,一步到深圳。
地域出身不夠高貴?
數十年間搖身變作30萬人口建設不差新巿鎮,始終被繼續視為山旮旯「鄉下」,另加曾經新移民發放「悲情城市」的命運,在管理方面,處處明顯被忽略。
散步沿途花木豐盛,可惜有關部門,其實也跟進不來哪一個部門?例如特別多雜物垃圾扔棄在西鐵站下面輕鐵站周邊,以為是港鐵範圍,縱使投訴,後果不了了之,有礙觀瞻諸物;數量豐厚棄置口罩,吃完隨便扔掉外賣包裝,建築廢料(包紮完好,一堆十數二十包極重泥頭油漆,用車運到隨便扔掉,怎算不小心遺留?)瓷器坐廁……素質下流的巿民行為已極無恥,港鐵有關部門長期不負責任,視而不見,鼓勵其他下流人加入隨便扔棄雜物行動,視社區衛生與外觀無物則罪加三等。
是港鐵責任嗎?
是食環責任嗎?
是環境部門嗎?
一般巿民投訴無門,被迫習慣滿眼垃圾,久而久之視而不見亦被同化。
共享單車在內地及香港嚴重失敗經年,構成內地無數小山似的巨型單車墳場。有關機構曾向香港巿民保證:定會清理所有單車!
沿河散步,最常見的礙眼垃圾卻是上述共享單車屍骸,雖未至屍骸遍野,三五成群對巿民共享的悠閑空間實不公平。
河邊共享單車屍骸何故特別多?
有賴當時批核共享單車的政府部門及官員,對港人(也及唐人)公民意識程度的高估,計劃才推出;被偷的偷、搶的搶、還有類同殺狗兇徒行徑殘殺單車,斬頭拆骨之餘更屍沉渠務署管轄過去原生河,以水泥鋪砌變身而成的污水渠。
渠務署或另有部門,在自己範圍總不能袖手旁觀,將單車屍骸打撈起來,卻隨便就地正法棄置河邊(渠邊)了事。善後屬食環還是康民官員,巿民不知,區議員懶理,數年過去,無頭單車繼續暴屍河邊,陪伴無數夕陽靜觀歲月流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