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飯時間乘計程車,是位大姐當司機。
疫情嚴峻,生意冷淡,本來正想為她打氣鼓勵,大姐一派開朗聲調,爽快吐出了幾個字,接着還放聲笑了幾下,從倒後鏡就很容易看到了她那雙篤定眼神,表面隨心而發吐出來的幾個字,讓我立時無從應對。她說:「我哋唔係病死就係餓死!」就算明知死路一條,依然抱着跟惡運決戰到底的心情。這種口罩埋葬不了的求生鬥志和熱情,依然燙手。
不需要甚麽專家分析,任誰都會理解即將面臨的慘烈市況,香港人真能戰勝惡運歹途?
遇上這款裝作可憐兮兮的管治者,每回隆重登台,必定聽盡街頭訕笑之聲迴盪,以為領着十幾個兵馬俑,企圖到處施捨同情。巡邏郵政署,盯住巴士大嬸洗刷扶手柱,在還未開放的隔離中心距離五米,手執紙板指點外牆,更令民眾譏諷了一個上午的大帽山一陣遊,郊野的石頭如何了?空氣清新,幸好綠草還在。新聞畫面的山野之間,我們像是看到了史蒂芬金的電影序幕。
請不用再來賣口乖談甚麼走在疫情之前,就算香港貧苦大眾的尋常生活,本來你又知道多少?到底資源從未為民紓困,生活稍一脫軌便不堪設想。大家確實還要拿甚麼來包容?我們沒有三億的俱樂部、沒有跑步機、沒有65吋電視,更沒有凍飲製冰器。香港許多基層家庭的孩子也缺乏電腦進行學習,社區中心同樣裝備不足,多部手提電腦的投入,有試過那麼一次把他們放在心上?
居然吩咐市民到外面食肆最好大家坐開啲,最好分餸食;話音未落,便想起了《戇豆先生》的荒誕戲,或者這種風涼說話之前,連人家生活怎樣水平,人家生意如何經營,好歹也理解是一般人的常識。
號稱全球搜購口罩至今沒始沒終,失信社會,甚麼將70萬口罩贈予清潔工緊急應用,結果還是多次看到工人只是隨便利用被丟棄的便利店膠袋加個橡筋圈,勉強對付艱苦日常。除了好心義工社工區議員甚至鄰里,在各區多番支援,由抗疫物資到糧食用品,才能稍微保住小命。
你,根本沒有哽咽的資格。
撰文:陳海琪
藍調時光
廣播人。寫作人。電視節目主持人。一直相信:只有逆風而行,才知道飛翔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