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情歌后千秋直美 - 沈西城

深情歌后千秋直美 - 沈西城

日本歌后千秋直美,退隱近三十載,伊有三首歌:《四個願望》、《喝采》、《容易受傷的女人》傳遍香江,台灣歌星曾翻唱,以青山和姚蘇蓉唱得最好。第三首歌造就了王菲,紅遍大江南北,迄今未衰。亡友阿杜瞧不起她,貶之道「王菲小雞嗓音,尖亮刺耳,真不明白如何會走紅?」我答以「人各有運,唱得好,不一定紅,反之,平平無奇,有運濟之,時來運轉,則必紅。」王菲正是典型例子。《容易受傷的女人》原名《口紅》七七年流行於日本歌壇,街頭巷尾歌唱不停,原唱者便是千秋直美,作曲乃歌謠女王中島美雪,大受歡迎,九二轉抄到香港,中詞出於潘源良手。不道何故主唱權竟決落到默默無聞的北京少女王菲手上,易名王靖雯,一曲走紅。那年我棲住小西灣,無意中聽到電台播此曲,即告亡妻是歌必流行。妻也不辯,她知道我聽歌有一定的造詣,不會瞎說。果然《容易受傷的女人》大行其道,流遍各區每角。王菲平地一聲雷,響徹雲霄。豈非阿杜錯了?當然不是,鄧麗君的伯樂,哪會如此淺薄?遂百般詈罵。勸曰「此歌勝在旋律佳妙,誰唱都會hit!」用意顯明,功在中島美雪,阿杜始稍息怒火。

唉!不談王菲了,還是說說千秋直美,四七年生,跟我同年,肖豬,同齡三分親。七二年《喝采》盛行時期,我正好踏足東京,晚上看電視,看到千秋直美,明媚慧眼,纖趺柔腰,惜帶愁意,婉容稍減。歌則自出機杼,妙解音律,並善度曲,哀怨悱惻,撼動人心。《喝采》作曲係中村泰士,得七二年日本唱片大賞。須知在日本,歌星能得大賞,無疑突顯地位,平步青雲可期。日友真由美告我,直美出道早,十三歲已是一個稍有名氣的小歌手,在澀谷一帶喫茶店獻歌,很受歡迎。六九年,二十二歲,以一曲《雨濡慕情》正式踏足歌壇。七零年一曲《四個願望》奪日本歌謠大賞,於是聲名更顯。我於東京讀書時,已是跟八代亞紀、都春美等並列的紅歌星。可其時我並未在意,我心儀的是青江三奈,一頭金髮,兩瓣紅唇,太陽似的明亮,烈火般的熾熱,夜闌人靜,坐於廊前搖椅,聽着蟬雨點滴,伴以悒愴旋律,一杯酒,一根煙,靈魂飄向雲霄,人間何世!某年我跟台灣同學林原聯袂赴六本木會所,剛坐下不久,聽得那邊廂起了鬨動,轉頭看,一群人正簇擁着一個嬌艷美人兒直走進來,金光閃閃的頭髮,黑暗中一點紅,不是青江三奈乃誰?興奮得幾乎喊出聲來,林原君也興奮:「老葉,你的偶像來了!看,多迷人」不少人蜂擁上前,噓寒問暖,索取簽名,我們兩個留學生不敢造次,乖乖坐着,默然不動,只是盯着。青江隨和,一一握手,一一簽名,歌迷樂得大叫「三奈姊,我愛你!」林原最終忍不住了,拿起杯墊,衝上前索簽名於我。珍而藏之,不料在買棹歸港時丟失,正是天意。

終於去蔽,千秋直美真不同凡響,聽了她的《紅花》,雖不致流淚,眼窩早潤濕,聲聲杜鵑啼,柔腸能不斷?這是直美退隱歌壇最後的歌曲,杉本真人作曲,松原史明配詞,絲絲入扣,天衣無縫,千秋直美唱來,發音清妙,起合自然,真情流露。以伊比青江,千秋悲幽、青江低迴,各擅勝場,都是演歌天后。九二年丈夫鄉鍈治去世,心悲勞燕分飛,在丈夫墓地附近,結茅默居,懸鐺煮糜,日僅二食。每年死忌,手捧波斯菊,全身素黑,用手絹拭墓塵,再以清水滌之,最後面對墓碑默立一小時,暗禱:願將一溝楊枝水,灑作人間並蒂蓮。來時臉容慘淡,回程淚流滿面,多少年來,勸她作東山復出者不少,金銀財帛,捧至面前,直美盡婉拒,她不戀紅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