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寒冬】買醫保扣稅未必係重點 揀啱產品長遠慳逾十萬?

【經濟寒冬】買醫保扣稅未必係重點 揀啱產品長遠慳逾十萬?

【特約報道】自新型肺炎疫情爆發後,中國以至全球經濟均受嚴重打擊。有澳洲學者預測,疫情對全球經濟造成的損失或高達1,600億美元。面對經濟寒冬,香港自不能倖免,本地失業率升至3.7%,創9年高位。疫情於全球持續,加上環球股市急挫,本港經濟很可能會進一步惡化。

不少公司正苦苦支撐,部分已要求員工放無薪假,甚至須以裁員來減低開支。作為打工仔,如被裁員,不單失去穩定收入,更會失去公司的團體醫保。如本身沒購買個人醫保,則分分鐘變成零保障。

疫情之下,各行各業大受打擊,打工仔難免擔心面對減薪,甚至被裁的情況。

若想為自己提供一定的醫療保障,在憂慮失業、凍薪甚至減薪的前提下,購買醫保就要精打細算,如何在有足夠醫療保障及減少開支之間取得平衡,的確是一門學問!

高收入人士才可享扣稅優惠

其實最近不少保險公司均以扣稅特點作招徠,吸引大家購買自願醫保,但其實不少人扣除了個人免稅額、供養父母免稅額及進修開支免稅額後,再加上2019/20個人入息課稅百分之百退稅(上限達$20,000)。七除八扣之下,其實要較高收入的人士,才可以享受自願醫保帶來的扣稅優惠。

現以時的退稅政策計算,以單身人士為例,假設沒有任何供養父母/子女的免稅額,其每月收入要接近$30,000(見附表),才需要交稅;又假設一個四人家庭,可享有供養2名子女的免稅額,而沒有供養父母免稅額,僅丈夫一人工作的話,他的收入也要接近$50,000(見附表),才有需要交稅。

在現行退稅政策下,只有較高收入人士,才能真正享受到自願醫保帶來的扣稅優惠。

根據政府統計處2019年的數字,其實香港打工仔的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只有$19,000,反映在現時的退稅政策下,自願醫保扣稅優勢未必能惠及一般普羅大眾。與其要左計右計才有機會享用扣稅着數,倒不如直接購買高性價比的自願醫保產品。

純網自願醫保性價比高

最近有保險公司提供純網醫療保險服務,由於申請及索償均在網上進行,不需繳付中介人銷售佣金,令投保人士可用較低價錢購買自願醫保。從食物及衞生局旗下自願醫保網站上公布的「自願醫保標準計劃標準保費一覽表 」可見,純網保險公司保泰人壽(Bowtie) 提供的自願醫保保費,普遍低於其他保險公司,有些差距甚至可以倍數計,性價比相當高。

以35歲非吸煙男士為例,保泰人壽1年保費為$1,788;反觀某大專注醫療保險的國際保險公司,其提供同一計劃的1年保費即高達$3,427,差距達92%或$1,639。事實上,醫療保險的供款是長期性的,中途斷供不但會失去保障,日後更有機會因健康狀況轉變而未能通過核保。因此,小數怕長計,就保障大致相同的自願醫保「標準計劃」產品而言,保費尤其重要。

*不同自願醫保「標準計劃」產品的保費差距可以倍數計,消費者可到食物及衞生局網站比較各產品保費,資料完全透明,網站連結請參閱文章內容。

全期供款差距可逾九成

剛提到以35歲非吸煙男性計,保泰的1年保費較某大醫保公司低$1,600多元,每月除開百多元,看似微不足道。不過,若以全期供款的角度考量,假該名男士由25歲開始供款直至65歲,撇除通脹因素,於保泰投保的總保費為$130,152,而於該醫保公司投保則需$250,282,較前者高出93%或$120,130,相當於一輛二手車的價錢,因此絕對不容忽視。

現時Bowtie自願醫保計劃的客戶更會獲贈BowtieGo 門診醫療會藉 ,於住院醫療保險以之外,更減輕日常一般門診的開支負擔。

在眾多保險公司中,保泰人壽的自願醫保產品性價比頗高。現時,自願醫保計劃的客戶更會獲贈門診醫療會藉,有助減輕日常的一般門診開支。

**保泰人壽針對「新型肺炎」提供限時優惠,網站連結請參閱文章內容。

BowtieGo 門診醫療會藉詳情:
https://bit.ly/3boKqad

*食物及衞生局「自願醫保產品比較功能」:
https://www.vhis.gov.hk/tc/consumer_corner/plan-search.html

**保泰人壽「新型肺炎」限時優惠:
https://bit.ly/bowtie-prot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