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打開手機和世界各地朋友交叉感染,甲組的訊息傳去乙組,沒有WhatsApp的用Messages,連古老的電郵也派上用場,聯誼聯得不亦樂乎。早期見山是山見水是水,收到什麼都深信不疑,成了可恥的假新聞中轉站,漸漸學乖了,逢人只信三分話,雖然fact check門路非常有限,憑尚未完全老化的嗅覺卻可分辨垃圾異味,譬如「教宗確診」,堂堂梵蒂岡那麼勢力龐大的組織,就算真有其事都會冚得密不透風,怎可能坦蕩蕩中門大開?又如這幾日言之鑿鑿的「世界四大男高音之一因新冠肺炎去世」,首先人家杜明高明明是三大,又不是開枱打麻將,何來第四隻腳,況且係都用西班牙文公佈啦,幾時輪得到遠在厲害國的網民以簡體字代勞?本人姐手姐腳,純屬食嘢唔做嘢做嘢打爛嘢之流,這種時候倒昂然代入張愛玲《阿小悲秋》女主角,即席產生家務助理員的共鳴:隔籬陽台滿地廢物,「阿小向樓下只一瞥,漠然想道:天下就有這麼些人會作髒!好在不是在她的範圍內。」
苦中作樂的防疫笑話當然不必問真假,越瘋狂越離譜的越過癮,這方面曼谷姑爺貢獻最大,從前聽說泰國廣告片創意無限半信半疑,現在對他們的幽默感五體投地。見到露台囤積成一面廁紙牆的滑稽畫面,還會得詢問「這人究竟有多少個屁股」,目測僧侶如何保持社交距離繼續化緣,就真是笑到說不出話來。最令人嘻哈絕倒的,我認為是不同渠道瘋傳的一幅漫畫,印度千手女神響應當年董太殷切呼籲,洗手洗手洗手煩過凡人千倍──不過翻翻白眼,仍然從善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