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舖 戲院 健身中心今起停業 座位削半 食肆攬炒

機舖 戲院 健身中心今起停業 
座位削半 食肆攬炒

【本報訊】針對公眾場所及食肆等高危地點,政府宣佈今晚6時起,所有食肆只能招待正常座位一半的客人,枱之間距離至少1.5米,或有間隔,每張枱最多招待四名客人,食客及職員均須佩戴口罩。全港遊戲機中心、健身中心和電影院等六類場所更須關閉。飲食業界認為,新措施雖然沒限制營業時間,但無異於逼使小店關門。

記者:鍾雅宜 李雨夢 鄧力行 曾偉龍

新抗疫措施規定食肆入座率不可超過一半,業界指無異於逼使小店關門。何家達攝

政府推出兩項新規定,同於今晚6時起生效,為期14天。本港食肆每張枱只能招待最多四名客人,食客及職員均須佩戴口罩,只可在進食時脫下口罩,飯桌之間相距至少1.5米,或有間隔,亦只能招待餐廳座數最多一半的客人;六類場所同時需要關閉,包括全港遊戲機中心、浴室、健身中心、娛樂場所、包括電影院在內的公眾娛樂場所及派對房間等。

倘炒人禁申請補貼

食環署會加強巡查,林鄭指其他部門亦會跟隨食環署手法來執法。新例將打擊飲食業等行業,她宣佈啟動第二輪防疫抗疫基金,援助最近受影響行業,措施以保障僱員為主,僱主期間若解僱僱員,將影響申請資格。香港中小企食店聯盟召集人林瑞華指,小店難承擔規管,變相叫小店不用營業,「小店點樣隔開1.5米嚟做生意呢?咁樣即係叫佢哋唔好做」。林形容新措施勢令食肆「連出糧嘅錢都冇」,等政府派錢也要一段長時間,同時政府又「恐嚇」食肆不得裁員,「佢話一炒人,即影響我哋申請資助,我哋可以點?」

「陸陸雞煲」負責人黃先生直斥林鄭「要睇醫生,個腦可能儍咗」,很多小店只有幾百尺,枱放得非常密,其店舖原本20張枱或只剩下8至10張,「唔使蝕大本都偷笑」。黃先則又稱,很多食肆早已為客人量體溫和提供潔手液,政府規定是「馬後炮無意思,唔使你教都識做」。

措施規定食客非進食時需戴口罩,蘭桂坊一間酒吧負責人認為,職員難監察顧客在非進食時是否戴口罩,法令難執行。一名酒吧經理接受商台訪問時亦指,酒吧顧客喜歡聊天,不可能要求顧客暫停飲酒進食便要戴回口罩。

餐飲業組織「稻苗學會」會長黃傑龍指,很多食肆沒探熱針和酒精搓手液,政府突然公佈新措施,若今日未能籌集足夠物資,「係咪等於未來14日都唔使開門?變相好多守法嘅餐廳都要停業」。他又擔心若顧客「走甩」未有探熱,法律風險誰來負責。大律師何宗鑾認同,在非進食時戴口罩難執行,亦不可能有執法者從旁監察。他又指法律相對嚴峻,仍不應超越法律對人權保障,若有爭議相信法庭會考量。

郭家麒轟苛索民間

感染及傳染病科專科醫生曾祈殷形容有關食肆的措施是「有好過冇」,現時病毒在社區傳播風險仍很高,加上有隱形病人,港人應自律。

醫學會傳染病顧問委員會主席梁子超認為,各項新措施屬中度增加社交距離,但未達「社交戒嚴」程度,並指若新措施下新個案上升趨勢回穩,可延長措施14日,若屆時仍出現源頭不明的群組個案,則要考慮進一步加強管控。

立法會議員郭家麒則表示,新措施方向雖正確,但其實民間早已實行,「市民𠵱家都唔出去食飯啦,晚市都嗌冇生意啦」,民間抗疫意識強,但政府未有履行政府責任,從源頭封關減少輸入個案,反苛索民間,令公眾受害。

食衞局局長陳肇始指,未來將擴展至為所有抵港人士進行檢測,有關人士須即場採樣,或在回家檢疫自行取深喉唾液樣本,限期內交回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