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的防疫線,靚過事業線 - 葉一南

讓我們的防疫線,靚過事業線 - 葉一南

十分憤怒,為甚麼會有「手帶人」隨處走?食麵、去銀行、夜蒲、游水,各適其適,算甚麼意思。覺得自己很有型很chill?在外國讀書,不懂「隔離」兩字,不懂甚麼叫法律及公民責任,估計讀完書(如果能畢業),也必然是廢柴一名。真替他們父母可憐,浪費子彈。年青人以為自己不會死,不知道如果有事,出外播毒,社區爆發然後年老家人中招,這便是弒親。看到有一位母親舉報兒子逃走出外,仗義,讚了。在此先旨聲明,做餐廳的,已經很大壓力,受不住刺激,你們夠膽再出現,最好先穿上護甲及跑鞋。

十分憤怒,為甚麼香港政府的執行力可以如此丟人?部份手帶沒辦法登記,單手可以把手帶除下來,政府如此求其甩漏兼笨蕉,「手帶人」又怎會認真?上次旅發局全民抽獎,結果亦是全民死機然後全民鬧爆,醒一次,行不行?每年投放500億在創科,得出來是如此結果,高官們不如切腹。台灣有位唐鳳,負責政府數位轉型,她/他二天內寫了「全國口罩實名」程式,把物資適當分配國民,安撫了人心。只二天,沒有當機。人家是用人唯才,我們是用人唯親,用人唯笨,防疫靠政府,死得。

十分憤怒,為甚麼有人神色自若不戴口罩出街?尤其是外國人。專家們有二套理論,反對與支持,反對的說口罩其實保護不大,除下時可能沾上病毒。說了一百萬次,有大量隱形病人在街上,口罩至少可以防止他們播毒,去到這點,反口罩派,包括外國政府,即扮聾。疫情初期未有經驗,算了,到了今天,防疫曲線最靚的是台灣、香港、澳門,皆是口罩城市。數字最硬,不騙人,依然不戴,只有一個原因,遷就自己生活習慣而不戴,然後為了面子堅持下去。同事們說,遇到這些無罩黨客人,會很緊張,每次收完碟便要洗手,他們沒事,我們先發癲。不戴口罩黨如此厲害,我們投降,請不要來餐廳吃飯好嗎?來了,也不會招呼。

十分憤怒,人命只是一堆數字?Trump的傲慢,英國的herd immunity,世衛的慢動作,政府怕人民恐慌的永遠心魔,究竟何時才能停止?Fight or Flight是所有動物的求生本能,人民有適當恐慌才正常,才會避開危險。不正常的是政府,搶一會廁紙,搶幾包米,市場停頓一會,經濟受影響,有甚麼問題?唔使死。政府最膽小,自己先怕,說It's only a bad flu,麻痺人民fight or flight,反而會死。慢幾天,感染升一倍,慢兩個星期,意大利死了八千多人,當中有三十七位是醫生,另有六千名醫護感染。人間地獄。

超級憤怒,WTF,限酒令?香港疫情轉趨嚴重,業界等呀等,然後等到的竟然是限酒令?針對酒吧,既不公平亦明顯沒效。酒吧轉做bottle shop,客人買了站在街上聯群而飲, 然後酒後亂性,你吹咩。果斷一些好不好,寧願政府叫停整個城市二星期,賠錢小事,香港有大量儲備,全面lock down,疫情必跌。我在澳洲的餐廳關了堂食,紐西蘭禁足,政府補貼,如此才有一線生機,不上不落的政策,拖下去,所有餐廳酒吧零售都要死。

因此,響應香港醫護呼籲,亦為免同事見到手帶人及無口罩黨忍不住,畢竟餐廳有的是刀,政府不叫停(執筆時間是三月二十六日晚上),我唯有自己先叫停。因為餐廳未能保證外賣質素,所以我們索性在三月二十九日關門,二星期後重開。便算作用不大,盡力而為。昨天通知本來訂了枱的客人,他們很支持,都說改為四月見,我們舒一口氣。香港人只能自救,最叻自救,疫情一定會過去,保持靚仔防疫線,靠大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