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人誌:患者住院實屬檢疫醫生大戰武肺 許樹昌

蘋人誌:患者住院實屬檢疫
醫生大戰武肺 許樹昌

許樹昌的辦公室有一盒高檔紅茶,這位中文大學呼吸系統學講座教授說,早前講talk之後人家送的。另一隅又放了整籃子茶包,總不能全是禮物吧,而且四周不見咖啡機,他才說出一宗事。

話說上月他診症時突然劇痛冒汗,在工作地點威爾斯親王醫院住了一晚,醫生變病人,發現右腎有一粒石。泌尿科醫生估算有六、七成機會自然排出,手術可免,故此現在許教授多喝茶水,少碰咖啡。

醫生變病人早有前科,2003年沙士猖獗,威爾斯便有不少醫護中招。那時候前線缺人,許樹昌弄醒病情較輕的一個,叫他再做醫生,可憐對方身份迴還往復。沙士病毒攻陷醫院,武漢肺炎則在社區爆發,據許教授說,今次病人住院其實是一項強制檢疫,以免病毒擴散社區。
撰文:陳勝藍 
攝影:梁志永

你縱未看過《神雕俠侶》,想必聽過終南山活死人墓,中國衞健委高級專家組組長鍾南山是許樹昌的老朋友,但對民眾而言,鍾大夫現身傳媒總沒好事,例如沙士一役,果然是終南山,定有人入墓。年初三許教授應他邀請上廣州看武肺病人資料,但見30多個省市共1,099個案的臨床特徵,大半病人沒發燒,便知不妙,說:「一旦不發燒便精神,精神自然在社區遊走,你可能有一兩聲咳,但足以感染很多人。」

許仔細觀看武漢華南海鮮市場確診患者的肺部X光片。

許樹昌預計疫情可能持續六至九個月。

開闢第一個沙士病房

誰都說今次病毒不同17年前沙士,社區傳播性高,但記者聽到剛才解釋方能明白。許樹昌補充,中招後第二、三天病毒達到高峯,當其時病人每每還未入院,他說:「所以你見打邊爐、燒烤群組、佛堂,一個case可以感染很多人,今次病毒主要引起社區爆發。」

反觀當年沙士發病輕微,導致醫院爆發。那時候威爾斯是重災區,病人入院後第一周龍精虎猛,大罵許教授等醫護不讓他們出院。第二周計時炸彈夠鐘,病毒量達到頂峯,免疫因子攻擊肺部,導致肺炎,呼吸衰竭,病人進食以至大小便都不能自理,一半人要吸氧氣,四分一光顧深切治療部,「第二個禮拜沒有人出聲,自己知道不對路。」

許樹昌憶述沙士大疫,從而對比今次疫情,他指03年場仗難打得多,因為長時間不明病因,只知非典型肺炎,從媒體得知內地多人受感染,買醋抗疫,直至3月4號病源(全港第二例)入住威院8A病房。都說醫護照顧病人大小便,很多因此中招,回想當年香港1,755個案,醫護人員佔386宗,單是威爾斯兩星期內便有138人受感染,包括醫科生16名,「我們都知道唔對路,一定有古怪事發生。」

抗生素、利巴韋林不管用,許樹昌等醫生只好每天巡房三次。當時病人住在大房,環境惡劣可想而知,他形容像籃球場,每邊場區各有病人20個,中間開波圈/護士站,旁邊兩個後備席/小房間各有一把抽氣扇,「當時隔離病房的肺癆就是住在這些地方!」到了3月12日超過50名員工病倒請假,當時中大內科系主任(現時許樹昌職位)沈祖堯看出不對勁,當晚決定開設臨時緊急門診。

就在這晚許教授看了50張肺片,23個有明顯肺炎,立刻將威院急症室觀察病房闢作全港第一個非典型肺炎病房,當時40歲不到、任職內科副教授的他主診。3月15日世衞將疫症定名沙士,22號才得悉這是新型冠狀病毒,「3月22日才知,但我們12號已開始打仗,中間有10日不知原因。」他說:「所以最初一個多月摸着石頭過河地打仗,摸黑打仗,你不知敵人在哪。」

一名心臟科醫生在8A、B工作中招,不肯留醫,結果感染三名家人,終究要將辦公地方變住處,醫生變病人,在ICU插喉。許教授懷疑他心臟也有事,必須用心臟超聲波fact check,無奈內科四成醫生中招,餘下六成再分為dirty 、clean兩team,三名clean team心臟科醫生不能打擾,以免染病全軍覆亡,內科沒頂。

「我惟有返回病房,看看哪個病人(心臟科醫生)較不嚴重,惟有拍醒他:『喂,幫幫手,拍硬檔,落去深切治療部幫佢做超聲波!』看見一個同事在吸氧氣,不是很精神,但好過其他人,當時我用輪椅推着這個同事落去深切治療部。他一邊吸着氧氣,然後我扶着他,他替病人做超聲波。」結果證實病人心臟沒事,負責超聲波那位卻幾乎出事,缺氧勞動,辛苦冒汗。

當年絕處逢生 今日經驗救港

人人有事,記者黑心,怎麼許樹昌無恙,他說出另一故事。話說當初未知沙士真身,血科醫生診治那名威院病源,久燒不退,血科請呼吸科接手,也就是文本主角。行運醫生醫病尾,診斷當天退燒,如此一來不用出動氣管鏡檢查,說到這裏許教授抹把汗,「如果做了就大件事,因為氣管鏡製造小飛沫,製造空氣傳播,可以全軍中招!」

其後他向好友說起此事,就是鍾南山,鍾大夫又帶來壞消息:02年底香港還未爆發,廣州已失守,好些病人情況相若,醫護出動氣管鏡,情知凶險,即使沒有手術口罩,面上包着五層紗布,病毒凶猛,仍有十多人中招。沙士英雄幾乎變沙士烈士,許樹昌在鬼門關前走了一遭,今天說起猶有餘悸,「好彩我哋無做,所以真係好險!」

03年4月初第一代快速測試面世,曙光初現,只是光線微弱,「當時技術不能與今天比較,準確度僅六成,跟擲毫很接近。」全靠臨床經驗觀察,即令如此,三周後同事們退燒出院,當中一名教授提議新招,康復者捐出血清提煉抗體,全港威爾斯獨有,對沙士病人很有療效,許說:「03年如此惡劣的環境也捱得過,今時怎會過不到?」

當年香港是全球沙士核心,威爾斯則是香港核心;今次肺炎核心在武漢,單計香港,瑪嘉烈才是傳染病核心醫院,首20名病人轉介該處。當年大房一小時過濾空氣三次,05年後各公院共有1,400張負氣壓病床,一小時過濾十幾次,飛沫還沒着地已被吸走,安全多了。

許樹昌認為17年前遠比今次難熬,「剛才提過,第二周一半人要吸氧氣,每四人有一個落ICU;今次不同,八成人在病房病情輕微,我們要困着他們是因為擔心他們將病毒擴散在社區,純粹是檢疫。只有15%至20%比較嚴重,其實今次輕鬆一點。」

記者核實,今次病人入院等同強制檢疫?「可以這樣說,因為擔心他們在社區散播。這病毒雖與沙士有20%基因轉變,但這20%將它的特徵改變了(更像流感),相對輕微,但也可以感染很多人,所以你不能忽視它,一定要先困在醫院。」

病毒重臨風險高 籲勿鬆懈

60多歲以上長者、長期病患者如糖尿病及癌症、其中一種器官衰竭、肥胖人士感染後果嚴重,迄至訪問時四人病逝,都是長期病患者,當中三人糖尿,三人年長。記者關心減肥有用嗎?他說:「減肥後沒那麼嚴重,但不代表不受感染。」病毒已在,來得及減?「視乎個人了,短期未必減得到。」

他預計6月香港炎熱疫情緩和,南半球澳紐入冬可能「爆得好勁」,之後病毒重返北方,12月香港等地又再活躍,總之疫情有可能持續六至九個月,直至年底。美國就在北半球,當地少人戴口罩,港人不要學,「始終他們沒經歷過沙士,環境也不像香港擠迫,香港坐地鐵前後左右都是人,退無可退。別人咳嗽,你在美國可以跳開3呎,在港不能跳,你不戴口罩很容易中招。」

球迷醫生除了陳沛然還有許樹昌,英超因疫情暫停,許教授餓波多時,想不想英超冒險重開?「從公共衞生角度當然不希望爆發,緊要好多。」睇波事小,人命事大,只怪中國人食野味,全世界埋單,記者覺得香港呼吸科醫生特別命苦,常要打仗,「不是這樣想,既然入了這科,主要希望幫人,所以剛才你說的憂慮不成立。」

但他指政府低估人口老化速度,不加建醫院,不加人手,只懂加床,加上去年反修例風波,醫管局同事對政府很多不滿,因此早前罷工,他理解同事「好㷫」,「加上保護裝備本已不夠,但首批case全部與內地有關,卻不封關,累積怨氣爆出來。」許教授願替這班人說情嗎?「我很理解他們的感受,我也是這行,雖然我是大學僱員,但我也診症。我相信醫管局不至於秋後算賬——雖然出過警告信——始終靠這些骨幹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