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停簽出口「斷港米路」第二貨源佔逾25% 業界:貯量夠食一個月

越南停簽出口「斷港米路」
第二貨源佔逾25% 業界:貯量夠食一個月

【肺炎大爆發】
【本報訊】港人上月搶米搶廁紙,一度淪為國際笑話。然而,隨着武漢肺炎蔓延全球,多個國家亦掀起搶購糧食及日用品潮。為保障糧食供應,越南昨日宣佈暫停簽署大米出口新合同,直至後日為止。有本港米商指出,本港有至少一個月食米存貨,呼籲市民切勿恐慌。而超市昨日亦不見有搶米人潮。
記者:鄭大康 黎家駒

路透社昨日報道指出,越南總理阮春福要求貿易及農業部提交大米生產及存量資料,並暫時停止簽署新的大米出口合約,最少至後日。由於越南米是本港進口食米第二大來源,令人憂慮停止出口會對本港供應造成影響。

糧油供應商通泰行負責人李豐年表示,如果越南政府只是停止簽署出口大米的新合約,對香港進口越南大米並不會有影響,又指在工業貿業署的規管下,本港在任何時候存有最少一個月用量的食米,呼籲市民切勿恐慌搶米,「出口一定會有滯後㗎嘛,今日簽約,最快都要下個月中、月底先到香港,就算暫停到3月28號,最多咪28號之後再簽約,叫佢哋盡快送過嚟囉」。

香港超市昨日未見市民恐慌搶購食米,而店舖的貨源供應亦甚為充足。許頌明攝

港家庭多用泰國米

李豐年補充,工貿署嚴格規管本港食米儲存量,「即使真係冇越南米入口,米商都要即刻搵其他來源地,例如泰國米、中國米或者柬埔寨米,去補充返入口量」。而香港家庭平日多數食用泰國米,越南米最主要是食肆使用,因此越南米出口措施對本港零售、市民日常食用方面的影響均不大。

有關食米出口一事,越南初期消息十分混亂,越南媒體早前報道海關前日宣佈停止出口大米,但越南糧食協會副主席哈南其後向傳媒表示,已收到政府高層指示,可繼續出口大米,政府亦對外澄清暫時沒實施禁令。

超市未見搶購潮

本報昨到北角及深水埗區超市視察,均不見搶米人潮。其中位於灣仔的糧油雜貨店東主表示,店中只出售泰國及內地米,近日貨源穩定,即使越南米停止出口,對其生意亦無影響。

根據工業貿易署公佈的香港食米進口數字,越南大米佔本港全部進口米的四分之一,僅次於泰國米。在2020年的首兩個月,香港一共進口53,300公噸食米,其中以泰國米最多,一共有28,300公噸,佔全部進口米的53.1%。

而食米第二大來源地越南,共進口13,600公噸,佔25.5%。若以2019年全年計,越南米佔本港全部進口米比例高達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