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後亂性 - 高慧然

酒後亂性 - 高慧然

特首林鄭聲稱將立例推「禁酒令」,禁止全港8600間持酒牌的酒吧、食肆和會社供應酒類。何時實施則未有交代。推出「禁酒令」的原因,則是因為在上述場所消費的顧客「飲醉少少會有更親密行為,增加交叉感染風險。」

以林鄭的質素及能力,其實非常適合擔任中國三線小城巿某條街道的居委會主任,在她管轄的一群街坊面前,口沫橫飛控訴飲酒的禍害。若她管轄的那條街道晚上八點後實施「禁酒令」,男人和孩子都減少了亂性及被亂性的機會,街坊大媽們會視她為偶像,崇拜她的智商,斷斷不會有向太之流為她的智商擔憂。

可惜天意弄人,一個居委會主任質地的老婦,竟執掌一個國際大都會,一方面不封關,不阻截病毒源頭,另一方面卻向受害的商家們開刀,要商家為政府施政不力承擔後果及經濟損失。豈非本末倒置?

不知林鄭是否東施效顰,追隨前殖民地政府關閉酒吧餐廳?不過英國政府同時向受影響員工補貼八成薪金。林鄭卻未提及任何補償方案,反而把壓力轉嫁給商家,聲稱不希望見到員工因此而被裁減。

大眾對林鄭政府施政不力、不當已經習以為常,所以坊間更多人議論的不是「禁酒令」當與不當,反而對「飲醉少少會有更親密行為」有諸多充滿情趣的猜測,其中最有趣的一個猜測是,「當年她父母是不是飲醉了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