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封中國關 災難在眼前時事評論員 - 林忌

不封中國關 災難在眼前
時事評論員 - 林忌

一如香港幾位傳染病學專家的警告,香港在成功拖延武漢肺炎社區大爆發近兩個月之後,同時受到復工、社區不夠警覺、旅行回港、以及海外港人回港潮的四方面影響,自3月中開始確診人數急劇上升,有疫情失控之勢。香港在短短不到兩星期,個案由100多宗變成近400宗,升幅驚人。

林鄭月娥在記者會一再聲稱其防疫決定,是基於科學數據云云;然而武漢肺炎的潛伏期長達14日,當政府見到大量確診數字,才知要改變政策,結果就是每次決定都下得太遲,因新的防疫決定,比實際需要遲了14日!這期間病毒早就入境散播,造成如今每日都有不少未知源頭的社區感染個案。從歐洲各國的經驗來看,香港目前面對的可謂是最後阻截病毒的機會,一旦失敗,香港人就會面臨一如歐洲各國的命運,被疫情全面攻陷,全市大癱瘓。

特區政府的政策終於來了個急轉彎。林鄭政府於3月21日記招上仍然堅持不封關,只對從海外回港者強制檢疫;兩日後改變主意,變成機場「海外全面封關」;然而留下陸路連接中國的關口,至今仍拒不封關。1月底市民一再提出,而醫護甚至罷工,要求封中國關口時,林鄭聲稱封中國關是「歧視內地人」;如今林鄭封了全世界,卻仍堅拒封中國,即證明了賣港特首由始至終,都是「歧視地球人」──只顧向中共叩頭。

等確診數據再作反應已太遲

更恐怖的是,中國近來不但再次隱瞞疫情,更打算對武漢等地解封,而一再傳出患者病情復發,即所謂「復陽」──再次驗到病毒陽性反應的消息。當記者在3月24日質疑為何由湖北返港人士只需要作家居隔離,而不需要到檢疫中心,也不需要戴手帶去確保他們留家隔離時,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醫生回應指:「現時主要的挑戰屬外地,大部份確診個案屬(海外)輸入個案。」如此漠視再次來自中國的威脅──由於病毒的潛伏期,要靠確診數據來作出反應,結果就是最起碼遲了半個月,那麼到時香港的確診數字會變成幾多?一千?還是數千?等到變歐洲國家般,再來後悔不封關?豈不是太遲嗎?

經歷這個月大量所謂家居隔離者違反檢疫令而到處走,這早就應該在預期之內──任何沒有監督的制度,必定會因為個別人士的自私而破功,這就是大家早應知道的人性。因此要做隔離,唯一可行的就是強制隔離;但政府明知隔離場地不足,林鄭一再抵賴暉明邨被縱火,卻不認自己是明知不足場地,卻仍要放人入港,只會說抵賴的晦氣話,又有何用?

林鄭政府一方面怪罪人性自私不能自律,另一方面又大量放這些人入境,這就是政府由始至終政策不斷自相矛盾,所造成的惡果!如非香港本地人已經很自愛自律,全面戴口罩,我們根本捱不到如今仍有機會阻截病毒的狀態!如果1月底就封關,又何須如此多的隔離單位?甚至又何來如此多的確診病例?

更荒謬的是,特區政府一方面相信中國的疫情已平息,認為湖北解封也不會對香港構成威脅;但同時間堅持要用公帑去干預「湖北內政」,強行派包機把湖北港人由中國聲稱安全的湖北,接載到如今疫情爆發的香港。那麼究竟特區政府是否真的相信中國的數字?

政府如果相信中國的數字,唯一合理的政策就是取消第二輪湖北包機──因為絕對沒有把政府認為「同屬一國」的中國人,由安全撤到危險之地的道理!如果不相信中國的數字,那麼我們又豈能繼續中門大開,任由中國人經陸路返港,而連檢疫、手帶、強制隔離也不需要?不怕一萬,只怕萬一,一旦中國關卡帶來大量病毒入境,只需要半個月光景,到時等待香港的,不再是封中國關,而是全港緊急狀態全面癱瘓,一如意大利與其他歐洲各國,全市變死城。

林忌
時事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