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外遊感染個案激增74%專家警告:已出現多個隱形源頭

無外遊感染個案激增74%
專家警告:已出現多個隱形源頭

【本報訊】本港第三波武漢肺炎疫情逐漸步入社區爆發階段。本報發現,最近三日本港共113宗確診個案,當中33宗沒有外遊,較前一個三天(19宗)增加14宗或74%,近三成患者報稱沒密切接觸者。傳染病專家認為,本港已出現多個隱形傳播源頭,陸續爆發二代及三代群組傳播風險相當高,期望港人再加忍耐,減少社交接觸,政府亦應主動為全面封關前返港的人士安排檢測,若待他們發病求醫才展開追蹤,為時已晚。
記者:于健民

根據衞生防護中心資料,截至昨日為止,過去一星期確診感染武漢肺炎個案有219宗個案,其中55宗潛伏期間無外遊紀錄,另有12宗無病徵。本報統計發現,由3月19日港府要求所有抵港旅客接受14天強制檢疫,至3月21日三天內本港增加81宗個案,當中62宗有外遊紀錄,19宗沒外遊。但上周日至昨日共113宗個案,80宗有外遊紀錄,沒外遊升至33宗。

進一步分析發現,3月19日至24日共52宗沒外遊個案中,最少15宗沒有密切接觸者。其餘均牽涉群組爆發,例如愉景灣婚禮、蘭桂坊、凱莉山學校等。亦有個別個案已經出現二代傳播,如第311宗個案、居於土瓜灣鶴齡街8號的16歲女子,便在第154宗個案的父親從歐洲回港才發病;第229及第337宗個案的捷榮員工,同樣疑受外遊回港的同事(第338宗個案)感染。

倡追蹤空窗期抵港者

中大醫學院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認為,第三波疫情發展至今,已出現多個社區隱形傳播源頭,個別更有二代傳播,原因很可能是大量港人趕在3月19日港府全面封關前返港,「當時歐洲可能未有強制檢疫、家居隔離等等,佢哋可能感染咗自己都唔知,空窗期返到香港之後,傳播咗畀屋企人,又或者周圍走,傳播咗病毒」。

許估計,沒有外遊、沒有密切接觸者的患者,不排除已經傳播病毒予身邊人,並陸續確診。他期望港人在抗疫關頭加倍忍耐,避免社交接觸。

香港大學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認為,確診數字屬滯後數據,考慮到輕微病徵患者未必馬上求醫,「其中未過14天安全期, 即3月10日至3月18日機場入境的香港人共70,961人。呢班人如果有部份、就算小部份,隨處走唔戴口罩係好危險」,港府最理想的源頭控制方法,應是向在空窗期抵港的人士,補發藍色手帶以便追蹤。

感染及傳染病專科醫生曾祈殷則認為,抵港者若帶有病毒,入境後已有播毒危機,追蹤他們可能為時已晚,建議港府主動出擊,給予誘因予空窗期抵港者任何時間自行到醫院提供樣本。港府亦應要求私家醫院合作,提供檢測站予有關人士提供樣本。曾祈殷又指,過去一周本港有12名患者沒有病徵,部份人很可能帶毒一段時間才確診,假設他們潛伏期間曾到過人多密集地方用膳等,或會衍生更多隱形病人,社會成本將不斷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