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多個國家相繼封關抗疫,但特首林鄭月娥堅拒全面封關,仍然容許內地人入境。民意一直要求拒絕所有非本港居民入境,但她昨日被傳媒追問會否考慮全面封關時,卻借《基本法》規定香港居民有出入境自由作擋箭牌,重申海外仍有大量香港居民冀返港,不能全面封關。醫管局員工陣線副主席羅卓堯批評林鄭扭曲社會意見,並稱若14天強制檢疫措施無法執行,政府仍應全面封關。
林鄭昨日出席行政會議前會見傳媒,有記者問她會否考慮全面封關,包括陸路、海路和空路的口岸,禁止所有非本港居民進入本港範圍。她辯稱,社會上對「封關」在不同時間均有不同意思,因應疫情不同階段,港府關閉個別口岸降低跨境人流,「令香港相對安然度過2月至3月初」,本月中起因應海外輸入個案,限制外國入港人流,今日將禁止非香港居民從機場入境。她形容推出措施按疫情發展,受科學和專家支持,又辯稱有很多香港居民和留學生希望從海外返港,不能將港人拒諸門外。
羅卓堯認為,如果檢疫措施有效打斷社區傳播鏈,現時非全面封關的做法尚能接受,但現實是若14日檢疫措施無法達到應有目的,港府應與外地看齊,對包括內地在內的地區全面封關。他又批評,林鄭一直扭曲別人說法,重申即使全面封關,仍應讓港人回港。
指酒吧不賣酒「可做其他嘢」
至於港府禁止全港約8,600間持有酒牌的食肆賣酒,惹起業界及公眾反彈,林鄭月娥稱希望市民自我約制,但為讓社會能安心,須立法處理,「我記得張竹君醫生都講過,係呢啲食肆嘅消費模式裏面,最令人擔心嘅係喺酒吧入面發生」,亦有十個確診個案與酒吧聚會有關。她認為酒吧不能賣酒時,「佢可以做其他嘢」,並稱願意繼續聽取意見,而最極端的方法是關閉食肆。
立法會議員郭家麒則批評林鄭縮骨、賴皮,在「禁酒令」上擺張竹君上枱,防疫上便將責任推卸予檢疫人士和社區人士,「佢先係始作俑者,佢做嘅嘢只係迴避封關責任」。餐飲業組織「稻苗學會」主席黃傑龍認為飲酒與疫情無直接關係,反建議整個飲食業界一同暫停營業14日,否則問題只會拖延。
■記者曾偉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