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醫護站在抗疫前線,卻面對裝備不足隱憂。政府醫生協會表示,收到在與內地口岸接壤工作的衞生署醫護投訴,上級拒讓前線醫護用面罩,認為會「嚇怕」抵港人士,最新改為臨時檢疫中心的亞洲國際博覽館亦有醫護投訴要重用面罩。衞生署未有回應指控,醫管局就指,所有於亞博館工作的醫護都配備全套保護裝備。
記者:張雅婷
政府醫生協會主席李慧茵表示,上月初曾有在港珠澳大橋和深圳灣口岸工作的醫護投訴,負責港口衞生的助理署長級官員不准前線醫護用面罩,認為會嚇怕抵港人士。她質疑是否有管理層扭曲使用防護裝備的指引,將最低級的個人防護裝備,視作最高要求,促請當局檢視醫護人員的防護裝備指引。
亞博館無醫護專用廁所
李慧茵指,為機場入境人士進行病毒檢測的亞博館亦欠醫護更換防護衣物地方及分隔措施、無安排醫護專用廁所,甚至要重用面罩,並將面罩帶回家暫存。
政府每日疫情簡報會上,有記者及問上述指控是否屬實,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僅指,衞生署人員不會踏足亞博,但未有回應港珠澳大橋和深圳灣口岸醫護遭禁用面罩事宜。醫管局總行政經理(病人安全及風險管理)何婉霞指,亞博館及北嶼醫院工作的人員,由於須接觸有病徵的人士及為他們抽取樣本,屬風險較大,會配備全套保護裝備,包括保護衣、N95口罩及面罩等。
一名衞生署54歲女醫生(第347宗個案)感染武漢肺炎,其密切接觸者化驗結果呈陰性。李慧茵透露,該確診醫生原本是負責學生健康服務,近日調到機場檢測入境人士。她說該醫生雖然有佩戴外科口罩、面罩及手套,但工作環境擠迫,增加感染風險:「連一張枱都冇,就咁企喺度,啲入境人士就360度咁湧埋嚟!」她批評衞生署不應調配無處理傳染病個案經驗的醫護到高危區工作。
張竹君辯稱,所有從其他服務單位調配到機場負責檢測的醫護都有接受相關培訓。她承認該醫生工時長,但工作並非高危,「唔算特別高危,都係(接觸)一啲冇病徵旅遊人士,同我哋喺街見到嘅人差唔多」,在此情況下,毋須穿保護衣。張續說,在機場工作的人員會配備合適裝備,但難免須脫下裝備用膳或如廁,不排除在這些時候感染,但暫時未能確認感染源頭。事發後,感染控制部人員已到機場檢視有否需要加強防感染措施,但暫未有定案。
衞生署表示,非常重視員工的安全及健康,會經常檢視同事所需個人防護裝備的最低要求,並會確保有足夠的個人防護裝備予前線同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