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狀廢炎病入膏肓的林鄭傳媒工作者 - 林海

官狀廢炎病入膏肓的林鄭
傳媒工作者 - 林海

武漢肺炎疫情全球爆發,北意大利因為患者眾多擊垮當地醫療體系,頓時成了「歐洲湖北」,連帶鄰近的德、法、西甚至英國也出現疫潮。歐洲瘟疫蔓延,加上英國約翰遜政府初期「達爾文式」抗疫的言論,令不少海外港人及留學生感到恐慌,紛紛湧回疫情較輕的香港避禍,卻因此令香港出現新一波感染潮的風險大增。

疫臨城下、危機當前,防疫一直慢幾拍的特區政府,昨日終於再宣佈新一輪防疫措施,當中包括在明起為期14天,禁止由海外飛抵本港的非香港居民入境、停止機場一切轉機服務等等,力圖將海外輸入疫症的機率減到最低。新措施方向大體正確,總算亡羊補牢,然而既是政府可以做到的事,又不住令人思量,究竟為何港府不早作反應?歐洲疫情始現於2月底,暴發於3月初,為何港府直至昨天才有行動?要知道同為特區的澳門在18日已禁止陸港台以外的所有外國旅客入境,比明天才開始同類措施的香港早了整整一周。

毫無自主思考 凡事北望

港府凡事慢幾拍,全因自林鄭以下的所有主要官員早已患上官狀廢炎,且病入膏肓,令整個政府運作極為遲緩。這個源自北京的疾病令患者失去思考能力,只會執行命令且凡事北望。

以重症患者林鄭為例,1月初,當全港都在質疑武漢是否爆發不明疫症時,林鄭政府就隨着北京口吻叫市民安心;到了農曆年前夕,疫症爆發,湖北封城,林鄭才姍姍來遲地在初四開始分了幾次關閉部份海陸口岸,卻原來是要等待中央「配合」停發個人遊簽證;2月底、3月初,隨着中共推動復工復產潮,林鄭又配合讓公務員重返辦公室,並重開部份公共服務。總言之,由1月至今,林鄭抗疫,每步皆跟在北京後面,沒有半步「逾越」。

此次對外國人「封關」也是一樣。由上周開始,中共喉舌《環時》總編輯胡錫進便連續幾天在微博明示暗示香港是中國防疫的「漏洞」,因為香港並未對外國旅客入境嚴加限制,導致其可能經香港轉往內地播疫。本地黨媒《大公報》昨日社評更是說得赤裸,大字標題〈香港勿成全國抗疫最大漏洞〉,直指「全國抗疫一盤棋……過去數天廣東連續出現經香港入境後的感染個案,說明香港已成為高風險之地。若香港守不住,則全國都可能重新陷入危機。」結果昨天下午,林鄭即公佈前述措施。依照林鄭一貫表現,這顯非巧合,禁止海外旅客入境實際上又是一道聖旨。林鄭身患官狀廢炎治港,事事等候中共指令,沒有自主思考,反應又豈會迅速?又如何及時確保市民安全?

至於昨日連帶公佈的禁酒計劃,則可說是林鄭AO官僚思維的極致表現。她想讓酒吧暫時休業減少人群聚集,卻苦無法例可用,便想到從酒牌下手,以禁酒逼酒吧休業,因為政府對酒牌發放有近乎絕對的權力,而這些對法律細節的了解和掌控,正正是林鄭這樣AO出身的官僚所長。然而問題來了,酒吧東主及員工的生計怎麼辦?政府有沒有任何支援補助?林鄭對這方面並無半點着墨,只是一心以為自己找到法律可用便可過關,這又如何讓業界心悅誠服配合政府的抗疫措施?歐洲多國着店舖休業,尚同時顧及感受,推出支援如補貼員工薪金等措施,縱不能百分百填補損失,亦可令業界得到多少幫助,願意配合抗疫。而林鄭的做法則再次證明,她只是一個懂得執行命令的官僚,一個官狀廢炎重症患者,絕非「好打得」,更非可以團結、領導社會的政治領袖。

林海
傳媒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