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業績期過了逾半,去年下半年香港經濟受貿易戰及逆權運動影響,近期再受武肺疫情打擊,需預留資金應付逆境,紛紛宣佈減派股息。據本報統計,今年起最少有42間公佈末期業績的上市公司削減全年股息;預料在更多公司公佈不利業績下,削減派息成為家常便飯,「好息一族」應當留神。
綜觀今年減少派息公司,不乏一向被認為高息的零售股、地產收租股及房託股。在零售股方面,經營SOGO的利福(1212)將上市以來必派末期息的慣例取消,保留現金面對疫情。佐丹奴(709)則因應中港銷售表現不振,盈利大減,全年派息大減逾56%,至14.6仙,其中末期派息更大降73%,至4.4仙。
會德豐系紛減派息
地產股方面,會德豐系的九倉(004)、九倉置業(1997)及旗下海港企業(051),派息均受各項不利因素影響,全年派息均有所減少,其中九倉受累內地發展物業減值37.9億影響,末期息大減七成,至7.5仙,全年派息只有32.5仙,減少一半。至於經營海港城、時代廣場等收租物業的九倉置業,受商場租金收入減少,下半年派息只有93仙,較去年1.05元少逾一成。
至於一向派息比率高的房託股,其中朗廷(1270)受到香港下半年逆權運動影響,旅客大幅減少,下半年可出租客房平均收入減少55%,使去年下半年派息較全年大減近68%,僅有3.4仙,全年派息12.1仙,較2018年減38%。越秀房託(405)方面,受到去年下半年利息水平上升及其他信託開支影響,下半年派息驟然減少26%,至11.72仙,全年派息降15.3%,至27.12仙。
雖然以上股份派息有所下降,但盈利前景對估值更為重要。可惜以上股份在今年內,似乎仍會繼續受到武漢肺炎影響,盈利前景未為明朗,派息預料仍會減少。但長遠而言,房託股及海外收入較大的股份,會受到利息下降及經濟增長發展持續的影響,長期盈利及派息展望可能會看高一線。
本地電訊股較穩陣
友信證券研究部總監陳偉聰指出,高息股減派息與個別業績相關;公用事業主要在海外發展供水、發電、燃氣等,會有相對穩定的收入;不過若公司的歐洲業務較多,其滙率弱勢會拖累,便有機會改變公司的派息政策。他認為,相對穩陣的股份為本地電訊股,「因為冇滙率風險、盈利業績落差小、現金流較強及低負債;即使經濟下行,對電訊需求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