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在歐洲大爆發,各國政府利用數碼科技追蹤人口流動,揪出病毒傳播鏈,加強控疫。不過私隱權倡議者認為,這種用於中國的數碼監控不應出現在西方民主國家,犧牲公民私隱。
歐盟自2018年中落實《一般資料保護規範》(GDPR),保障公民對個人數據的擁有權,任何人須得其同意方可取用。在這法例下,僱主應採取行動減低感染風險的同時,盡量不侵犯僱員私隱,如可向員工發放問卷,要求員工滙報出遊行程,以及有否前往疫區,保障辦公室安全。惟僱主不可強制量度員工或訪客體溫,或要求對方填寫有關個人醫療紀錄的問卷。
意國緊急法取數據
不過有國家為應付這場突如其來的疫症臨時修法。重災區意大利就通過緊急法,要求任何曾前往疫區的人透過醫生或直接通報衞生當局,德國就在GDPR中加入條款,特別列明在疫症爆發、天災或人禍期間,准許有關方面使用個人數據。
德國地圖服務商Ubilabs就與當地一所醫學院合作研發數據分析平台,追蹤確診患者及身邊人的動向。不過聯邦數據保護局成員就指,利用智能手機追蹤用戶,在所有情況下均須取得用戶同意方為合法,而任何追蹤系統都應經過仔細分析,確保數據保護達可接受水平、定位數據的精準程度與目標相符,以及有否較不具侵略性的方法。
不受GDPR所限的武漢肺炎發源地中國,就引入強制性「交通燈系統」,有智能手機軟件為個人健康評分,被評為紅色或黃色級別者,則被禁止到公眾場所一或兩周。台灣則要求旅客入境前利用手機上網下載並填妥問卷,申報旅遊史及健康狀況,高風險的則會被要求自行隔離兩周,並用手機定位功能作監察。
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