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手足】
【本報訊】反送中運動持續大半年,白色恐怖籠罩各行各業,航空界更首當其衝。有航空公司疑因員工私下發表反送中言論被秋後算賬;有機構因員工被捕,即使處於保釋階段也照解僱。數名從事航空界的有心人無懼白色恐怖,決心籌組工會「航空同業陣線」,凝聚業界手足,爭取應有權益。工會主席陳嘉陽(Duncann)表示,加入工會是想為業界出一分力,希望成各方橋樑,「如果冇人行出嚟,呢個工會就搞唔成,一定要行出嚟!」
記者:李思潁
工會去年10月籌組,2月底正式成立。工會有八名執委,背景各異,有飛機維修人員、地勤,更有投身航空界逾10年的80後空少。任職安全主任、執委之一Alan指,航空界一直欠跨界別非建制工會,故透過Telegram平台召集有心人組織工會。他笑言初時反應頗冷淡,其後經多次傾談,慢慢組成班底。
冀溝通解決分歧
他透露原有九名執委,其中一人交表前因不想「拋頭露面」,終放棄加入。網上有不少人對他們背景存疑,更懷疑他們不是「機場人」,他坦言,始終航空公司大多是中資背景,故想低調籌組,以免遇上阻撓。直至工會刊憲後,他們便在fb等平台宣佈,並透過網上平台、街站等解答眾人疑問,短短四日街站已有逾百人加入。
工會成立時,航空業面對疫情步入寒冬,轉眼間港人由抗暴之戰步入抗疫之戰。任職機艙事務長的Duncann說,疫情對機場影響甚大,機場人流、班次銳減,不少從業員放無薪假甚至被解僱。面對嚴峻局面,他指工會想成為一道橋樑,透過溝通解決分歧,「我哋出現,唔係盲目去反對資方,始終勞資關係,我哋希望話畀佢聽有乜問題,有乜難處」。
Alan則指,公司未必為員工提供足夠防護裝備,特別是口罩,如國泰提供的口罩太薄身。他認為,疫情是一個契機,聯結各個航空界非建制工會壯大力量,一同爭取僱員權益。
揭業界口罩不足
成立短短半個多月,工會發佈從業員問卷調查,揭示航空界未有提供口罩等足夠保護裝備,亦聯合香港空勤人員總工會向勞福局局長羅致光發公開信,促其將武漢肺炎納入職業病等,以加強保障。Duncann指,雖然他們政治立場是「黃」,但永遠以爭取勞工權益為先,包括工作環境、待遇,「其實封關唔係政治,係關乎人身安全、職安問題」,歡迎不同政治光譜人士加入,一同爭取權益。
談到未來計劃,他們自言成立日子尚淺,目前先招收會員收集意見,如有任何行動會在會員大會商討。他們希望更多人加入工會,只有團結才能爭取最大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