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診逾300 專家料破千醫護懇求全民留家

確診逾300 專家料破千
醫護懇求全民留家

【本報訊】「為了你,我堅守崗位;為了我,請你堅守在家!」瘟疫蔓延時,一群醫護人員發出緊急呼籲,勸港人避免不必要活動,家居隔離人士切勿外出。本港昨再增加44宗武漢肺炎確診個案,總數升至318宗。專家相信現時隱形帶菌者比已公佈的多,若不保持社交距離,數周後個案會破千;若港人不自律減少社交,政府應立法暫停食肆晚市。
記者:鍾雅宜 王春怡 李詠希

香港公共醫療醫生協會跟隨海外醫護同袍行動,昨發起業界自拍,喚醒愛玩怕悶的港人。協會指每日新增大量確診病例,醫院情況嚴峻,「親愛的市民,希望大家能保持個人衞生,避免不必要的活動和社交,戴口罩和勤洗手。有隔離令和需接受家居醫學監察的人士,必須遵守規則不要外出」。大量公立醫院醫護響應,透過協會facebook專頁上載自拍照,他們舉起寫有「I stay at work for you, you stay at home for us」、「為了你,我堅守崗位;為了我,請你堅守在家!」紙牌,呼籲港人留家「避炎」。

醫管局行政總裁高拔陞在網誌發出同樣呼籲,「醫護人員緊守崗位,市民就應留守家中」。他指近期呈報的懷疑個案不斷上升,大部份是外地返港人士,隔離病床使用率非常高,局方雖已安排啟用更多隔離病床,但若輸入個案不斷急增,擔心隔離設施不勝負荷。

公共醫療醫生協會會長馬仲儀昨與一眾醫護人員響應行動,舉牌呼籲市民留家「避炎」。許頌明攝

梁卓偉促下令食肆停業

本港昨錄得14宗沒外遊紀錄的確診個案,部份源頭不明。醫學會傳染病顧問委員會主席梁子超指,「我哋見到嘅肯定比見唔到嘅少,𠵱家係細規模爆發,如果大家唔保持社交距離、唔戴口罩、唔洗手,數星期後可能多過百宗確診,再過數星期可能過千宗,到我哋所有防線失守,係冇得返轉頭」。

中大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助理教授郭健安指,近日疫情反映家居隔離政策面臨樽頸位,隔離人士未必如預期自律,當局派發的檢測試劑數量亦有限制,港府應考慮暫停非本地居民入境。未來兩周會否發展成社區大爆發,他指需視乎公眾及家居隔離者自律程度,如每日有雙位數本地不明感染個案,疫情或一發不可收拾。他建議政府與商界協商,提供補貼下短暫關閉戲院、商場等人流聚集地方。

港大醫學院院長、政府防疫專家顧問團成員之一的梁卓偉在無綫節目《講清講楚》形容,目前是疫潮爆發以來最高風險時刻,政府應推行較嚴厲措施迫使市民減少社交,如要求食肆、酒吧等考慮暫停晚市,但要效法英國為受影響員工提供工資補貼,「自律有兩層,一係大眾自律唔外出,第二係截斷供應,如果呢兩層都唔奏效,第三層即係政府要立法勒令規管」。他形容措施刻不容緩,呼籲港人齊心捱苦:「真係真係,非必須唔好外出,千萬千萬將社交接觸減到最低,如果我哋捱得過未來一、兩星期,我哋或者可以避過呢一劫。」

梁栢賢倡禁非港人入境

醫管局前行政總裁梁栢賢贊同應立即禁止非港人入境,「非本港居民多一個確診,就多一個醫療負擔」。他續稱,「萬一有一個成為超級傳播者造成集體感染,呢個風險有必要嗎?風險管理就是少一個就希望少一個傳播者,就會少一個社區爆發嘅機會」。

行政會議成員林正財認為,政府最多用一、兩天觀察市民是否自律,如沒改善,建議可考慮先管制較高危地方如酒吧及婚宴場地。他指約四分一確診個案與酒吧、食肆及婚宴活動有關。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昨回應專家建議時表示,政府專家小組不時檢視防疫措施,當局會聽從專家意見,但不是關閉某一地方就可減少傳播,市民可能改去其他地方如住家、私人場所聚會,最重要是市民改變態度,減少社交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