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敗家納福 - 李純恩

詐敗家納福 - 李純恩

娛樂版專訪鄧兆尊,說他父親新馬仔有一日「求他」,要他做個在別人眼中看起來的敗家仔,說只有別人以為他是敗家仔,才可免災免難。結果他努力扮演,很成功在別人眼中豎立了敗家仔形象。

新馬仔要兒子以「敗家仔」形象示人,可能是怕有心人會用「上進心」來佔兒子的便宜。若兒子是「大好青年」,令人思量必有上進心,有上進心也就有被利用的空間。反之,一個敗家仔,除了埋身一起吃喝嫖賭,就很難叫他作什麼「進取的投資」,新馬仔估算自己留給兒子的身家,只要不作進取投資,一輩子吃穿不愁,所以伶王人生如戲,求兒子扮演敗家仔。這等智慧,倒跟蘇東坡相似了。蘇東坡老來得子,想想自己一輩子的人生險情,幾乎都因聰慧而生,於是對初生嬰兒期許:寫了一首《洗兒戲作》:「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蘇東坡希望兒子不太聰明,或者假裝不聰明,避災免難,一生平安。至於「到公卿」,那也是過上好日子的意思,未必要做官的。新馬仔作為一代伶王,一輩子經歷,必有不少煩擾不少凶險,人到暮年,為兒子前程着想,便起了詐癲納福的創意,叫兒子飾演不爭氣的敗家仔,人家怎麼看是人家的事,只要自己無災無難又有好日子可過,家宅平安,人丁興旺,那就好了。好在他兒子也有他幾分演藝DNA,幾十年敗家仔演得型格深入,保得一副身家慢慢花,沒有辜負伶王一片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