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初期的佛系抗疫政策引來不少批評。居英的香港醫護人員透露,當地醫院防疫物資嚴重短缺,「連清潔工都冇口罩」。移居英國的香港前衞生福利局助理局長梁愛欣直指,英國政府的決策與疫情脫節。
在倫敦公立醫院任職高級臨床心理學家的港人CK(化名)表示,英人缺乏防疫意識,連醫護亦不遑多讓,就在世衞宣佈大流行前一天,其所屬醫院舉行講座,一共50人,席間不少人咳嗽,連講師亦不停咳嗽和流鼻水,但全場沒有人戴口罩。
她批評英政府早應採取嚴厲措施如要求國民外出戴口罩,「我都明白好難要求呢度啲人咁自律,呢度啲人獨立啲,比較自己顧自己,唔同香港。香港人的團結精神唔係一朝一夕建立的,係由我哋經歷沙士,到上年抗爭,一步一步咁累積」。
嘆港府錯過重建互信時機
經歷過沙士的香港,政府也不見得比人英明。90年代曾在港府衞生福利局擔任助理局長的梁愛欣指出,港府在今次抗疫中表現比沙士時倒退,「大型抗疫同打仗,政府領袖企出嚟安撫民心解釋政策係十分重要,但似乎呢一代官員無法做到呢點」。早前內地爆疫陸續封城,香港在巨大民意下反而未有跟隨,「明顯係怕決策會被政治化,對比沙士時期嘅政府係退步。」
現居英國的梁愛欣說:「其實香港剛經歷大半年政治動盪,抗疫係個好機會畀港府同市民重建互信,例如官員好似沙士時多落區溝通,同市民共同進退。但今次官員似乎冇咁做,反而係政府以外嘅專家去安定民心。」
她近日響應當地政府呼籲,家中自我隔離。梁接受電話訪問時表示,目前英國情況令人擔心,「我不在其位,但事實係進程(抗疫決策)比較慢,但疫情發展好快,我覺得(決策)係同疫情脫節」。
意大利等國早已封關,英國似乎落後於形勢,梁認為:「大家眼見意大利疫情迅速惡化,整個歐洲大陸有危機感所以行動一致迅速,而英國已脫歐,我估計溝通統籌上已無法好似以前咁密切。」
對於英國宣佈不再為輕微症狀者檢測,梁不敢苟同,「以我經驗,抗疫最重要一定係主動監測,你冇數據冇input,無法做任何準備……但始終世上冇幾多人好似香港人經歷咁多次大型抗疫,抗疫係講經驗,只能邊做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