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病毒恐慌籠罩全球,疫情傷亡尤甚於原爆點的中國。現時全球瘟疫僅是個開端,更嚴重的傷亡,更恐怖的經濟淪陷仍在後頭,不少企業將會倒閉,千萬人因而失業,本來山高皇帝遠的中國獨裁政權事不關己,現在卻殺到埋身,令世人承受到中共專制的後果。中國並不再遙遠,獨裁專制不再是對照文明社會抽象的歹角,卻是懸在世人頭上的屠刀。從此世人擦亮眼睛看中國,中國的是非黑白更分明。世人對中國的態度改變,中國在世界的政治和經濟優勢再不如前,各國對全球化的經濟策略也因而變遷。
自從武漢病毒在美國爆發,美國股市連日狂跌,道瓊斯指數從2月12號歷史高峰急挫超過三成,結束十一年來牛巿的興盛,而墮入了分析師的所謂熊巿,其跌勢之急,反映投資者對經濟陷入衰退的恐慌。這恐慌不僅是投資者,一向信心爆棚的美國總統川普也腳軟,準備撥款一萬億美元協助受影響的企業和工作人員渡難關,股市應聲而起,不久之後再狂跌,反映人心虛怯,看來美股還有排跌。從2月12號道瓊斯指數高位29551點跌到周五(3月20號)的19173點,市值蒸發20.2萬億港元,投資者的損失可說是痛心欲絕。這還未計企業倒閉和失業人士的損失,這些損失會比股巿損失更慘重,因為這些損失不僅是金錢,還有人身和精神上(human cost)的損失。美國這些投資者、企業股東和失業人士,他們怨天尤人心中痛恨的當然是最初隱瞞疫情、引發這次災難的中共政權。中共成了世人痛恨的千夫所指。
中共不是不知造成世人這災難的負面後果,想擺脫這罪孽而將這病毒的源頭指向是美軍所為!這更是天怒人怨了,連美國國務卿也忍不住出來駁斥。總統川普馬上說「我們知道病毒源頭是從哪裏來!」,更用上「中國病毒」來形容武漢肺炎。事實眾目昭彰,反映中共無賴和無恥的本性,讓世人看清楚中共與文明社會價值觀互不相容的對照。中共從此以後是受世人道德良知排斥的「病毒」。這共識使中共一舉一動以後在世人眼中被魔妖化。世人的共識自然會成為追隨民意政治人物的政治議程和敍事的辭令,這才是中共在世界政治舞台上最大的滑鐵盧。艷陽下迎風飄揚的五星紅旗,從此在世人眼中染上陰森恐怖的黑影。
這次武漢肺炎瘟疫令人措手不及的是,中國生產停頓,全球物資供應鏈中斷,令世界各地的零售業缺貨,工廠缺配件生產,藥廠缺原料製藥,甚至疫症所需藥物都缺貨。例如,中國是活性藥物成分原料的製廠商,沒有了這些原料,美國藥廠便不能生產醫治流感等疫症的藥物,在瘟疫當頭這可造成災難性後果。物資供應鏈中斷導致 Walmart 和無數零售業無貨賣,蘋果手機斷市,通用汽車公司停產,輝瑞藥廠(Pfizer)缺藥等,千萬工廠企業停產。這些停產缺貨除了做成人民生活不便,經濟受損,更威脅到國家安全,各國政府豈能掉以輕心。
是的,集中在中國製造有批量效益,也減低存貨和滯銷的負擔和運輸費用。這些效益的代價,卻是減少了貨物生產和供應的靈活,易令物資供應鏈中斷,搗亂經濟活動,影響民生和國家安全,這代價就太大了。當頭棒喝,各國政府頓時醒覺,生產貨品、配件、原料和物資供應集中在中國生產是危險的。將生產分散到不同國家,或回流本土才是長遠之計。生產來源策略改變,全球經濟貿易物資供應鏈重新組合,減低了對中國「世界工廠」的集中和依賴,因而也瓦解了中國支配世界貿易供應鏈的優勢,令中國「世界工廠」地位黯然失色。中國經濟發展無疑會收縮,習帝君臨天下的霸道也將收斂,還是乖乖聽從鄧小平訓誨韜光養晦,回歸開放正途吧!不要再在世界稱皇稱霸撩是鬥非了。這樣中國才有真正強大的一天,而人民也不用承受習帝「皇帝新衣」野心的折騰。
這次全球大流行瘟疫加速了一些科技和行業的發展。在武漢病毒威脅下,學校都關閉了,改用遙距教學。老師在學校授課,學生在家裏上課,許多公司也盡量疏散員工在家工作(home office)。這些遙距教學或工作都是透過Zoom這影像平台進行,提升了Zoom這科技的使用功能,並令Zoom這科技更廣泛被人使用。這次學校和公司被形勢所逼利用遙距功能運作,認識到好處,會帶動以後遙距運作的發展。
這次遙距授課,學校領略的好處和效益,加速了一直以來在討論,仍未能推廣實踐的雙軌教學制度。學校授課不是所有課程都需要學生現身教室上課,有些課程遙距進行會更方便和有效。雙軌並行教學模式節省學生和老師時間,以及學校設施費用。例如原來只可容納一千人的學校,可以利用同樣的資源擴充容納二千學生,這樣學費可以更便宜,而學生有更多時間學習和溫書,是兩全其美的做法,也是今日網絡世界走向的發展,只是這次瘟疫加速了其發展而已。
看宋漢生文章知道他的科技公司是沒有員工上班的,所有同事都是用遙距溝通和運作(我找宋漢生傾談也是到Starbucks找他的)。這樣遙距work remotely工作模式歐美有許多公司在局部進行,經過這次疫情的洗禮,會加強home office或remote work的發展。這發展有另一好處,遙距的不用是全職員工,可以是外判專才去做。利用freelance人員工作,不僅省回一些成本,更加強了工作需求的靈活性。
當然,今次疫情不宜出外而在家叫外賣的人,感受到食物傳送服務的方便,以後叫的機會多了,加速了如Uber Eats和Deliveroo等食物傳送服務的發展。這些食物傳送服務所有都是蝕本生意,趁這機會找到賺錢的竅門也說不定。利用drone傳送食物的科技在香港密集樓宇行不通,在美國等空間寬敞的城市,drone代替人手傳送食物和雜貨的發展,也會無可避免加速。因此這次瘟疫不僅是災難,禍兮福所倚,世事往往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