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可做的事越來越多,朋友推薦我遊戲App,可與認識或陌生的人扮演虛擬人物探案,我打了幾局就一發不可收拾,朋友自制能力強,該工作工作,該讀書讀書。
我於是和不認識的玩家玩,胸有成竹進入一宗情殺案,非常確定兇手是誰,半個多小時後真相大白,我錯到不能再錯。兇手是個害羞不多話的女孩,聲音稚嫩,我問多幾句,竟然是名小學生。她才13歲,在上網課的間隙和我玩遊戲。她的學校使用付費網絡課題App,可以多人連麥,老師隨時語音提問學生,測試網絡那邊的小朋友是否在上課。頑皮小童並不希望被嚴格控制,一方面天性使然,一方面也是實話:「網絡課堂真的很無聊,看不到同學,只能聽,聽,聽,很容易睏。在學校拖堂最多10分鐘,網絡課堂總有技術問題,次次都拖堂半個鐘。」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整間學校的頑童都去應用商店齊刷刷給App打低分,希望讓它下架。
可天下App層出不窮,總有新的替代,書也終歸要讀,那又怎麼辦。她嘆口氣說:「我數學真的不好,100分只能考85,媽媽一直很失望,說我笨,現在沒有家長會,我稍微透一下氣也好。」我細細個也怕數學,真有共鳴。她又說喜歡現在這樣每日在家,因為從來都特別宅,只要有本書、有隻遊戲,就可以開心過一天,哪怕什麼也沒有,看着天花板想像另一個世界的怪獸與戰士,也能快樂。天,這不是十幾二十年前的我嗎?那時我胸無大志,十分貪玩,母親常常憂慮我的未來,我則安慰她說,只要以後我有看不完的書,打不完的遊戲,人生別無所求。
時間快進,社會物質極豐富,書、遊戲、電影不需要很多錢,甚至有時不要錢也可以有,我忽覺感恩,原來夢想早就實現。當然少年人有少年人的煩惱,我已和小學生朋友約好傳授她數學考試訣竅,萍水相逢,也應拔刀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