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武漢肺炎疫潮已進入另一關鍵階段,在昨日新增的個案中,至少有四宗無外遊紀錄的本地個案,都是感染源頭不明。其中長沙灣一座工業大廈更懷疑出現小型爆發,有兩人初步確診,多名同事不適。衞生防護中心指出,近日輸入個案數目「幾得人驚」,令人擔心會引發源頭不明的本地個案,如果日後無源頭個案不斷增加,便是真正出現社區爆發,需改變現行對付疫症的圍堵政策。
記者:麥志榮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昨表示,有兩宗無外遊紀錄的初步確診個案,在長沙灣長義街昌隆工業大廈同一間公司上班,有六名同事一起工作,除兩名初步陽性個案,其餘有幾人亦出現上呼吸道感染病徵,懷疑「有個細小嘅爆發」。衞生防護中心暫時未找到源頭,會聯絡公司安排職員檢驗及檢疫,亦會要求公司及所在大廈清潔消毒。
張竹君:確診數字得人驚
另外兩宗未能找到源頭的確診個案,包括第263宗一名居於葵涌及在荃灣上班的50歲女子,無發現任何特別高危因素;以及第266宗一名在中環荷李活道上班的48歲男子,該男子並非在Pure Fitness荷李活道分店工作,但由於距離接近,會了解他曾否去過該分店及是否有關連。
根據衞生防護中心昨晚公佈的資料顯示,昨日新增的本地個案中,第263宗是一名居於石蔭東邨蔭恆樓的50歲女士,第266宗是一名居於淺水灣麗景道24號麗景園的48歲男士,其工作地點位於荷李活道。
張竹君表示,「𠵱家(確診)數字幾得人驚,一日有幾十個」,主要是因為外地學校關閉,港府又呼籲學生回來,很多家長都「急急腳」安排子女回港。據了解,當中有人在外地已有少許病徵,但未有在當地求醫便已回港,「咁多人一齊返嚟,本身呢個地方又爆發緊疫情,自然會有好多輸入個案,我哋會監察輸入個案,杜絕社區蔓延,但都開始見到有啲本地個案,未必有個源頭,有啲線索可能去到某啲地方,有啲都未必有」。近日的本地無源頭個案懷疑都是由輸入個案產生,但未必可找到中間的流行病學聯繫。
她又指出,目前難以界定在甚麼情況下,香港等同出現社區爆發,「擔心會產生社區爆發,但𠵱家仲未發生」,會嚴陣以待,希望當在外港人全部回來後,個案數目會下跌,但若越來越多無源頭個案,便是真正社區爆發,「喺流行病學上嚟講,如果個案仲係輸入性,絕大部份都有源頭,都係會採取圍堵政策;如果去到情況係好多都無源頭,而就算隔離屋企人都唔係一個有效政策嘅時候,可能就要改變」。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庾慧玲表示,目前仍有151名確診患者在公立醫院隔離病房留醫,當中一人危殆、一人嚴重,其餘149人穩定。醫管局目前有954張負壓病床,使用率為48.1%,負壓病房507間,使用率72.6%。隨着確診患者激增,病房病床開始出現緊張,未來有計劃在不同聯網加設病床,並將普通科病房改裝,有400張病床可在本月底使用。
專家:未來兩周控疫關鍵
醫學會傳染病顧問委員會主席梁子超指出 ,隨着輸入個案增加,病人病發前後也可傳播病毒,卻非即時被確診及隔離,其間已可在社區播毒,加上本港3月初開始復工,當時個案數目稍為減少,公眾意識鬆懈,恢復社交聚會及旅行,於社區形成隱形傳播鏈。
他認為現時個案只是冰山一角,因感染者平均有兩周潛伏期,加上留學生陸續返港,未來兩周個案會繼續上升,現時距離能控制疫情只有很短的空窗期,若未來兩周錯失控疫機會,不能切斷傳播鏈,防線會崩潰,屆時無法再用圍堵政策。他呼籲港人應避免社交活動,戴口罩及做好手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