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物資荒 歧視潮居英港人靠沙士經驗自救

疫情下物資荒 歧視潮
居英港人靠沙士經驗自救

【《蘋果》駐倫敦特約記者︰梁琬珊 譚志輝】英國確診武漢肺炎人數以千計,上至政府下至國民似乎終於全面覺醒,封鎖措施陸續出台,首相約翰遜繼宣佈全國停課,更要求酒吧食肆在周五過後停止營業。隨疫情升溫,民間搶物資情況更見嚴重,超市貨架清空,怵目驚心。《蘋果》走訪當地不同城市的居英港人,見證鎖國前夕的疫慌亂象。

倫敦地鐵已封40多個車站,但繁忙時段車上仍有不少乘客,在沒有空調的車廂上大都沒戴上口罩。

現時在英國戴口罩外出,仍會惹來異樣眼光,華人面孔更可能被挑釁甚至攻擊,早前有報道指一名來自新加坡留學生在倫敦因戴口罩而被圍毆。家住倫敦東南部肯特郡(Kent)的資深香港傳媒人Jack Forest也有類似經歷,「約兩周前我要去倫敦工作,當然有戴口罩,有一班十幾歲嘅黑人細路對住我大叫Corona。我相信隨住疫情日益嚴峻,加上日用品都要搶,(歧視)情況可能更差,會更暴躁,但目前我眼見耳聞情況還好」。有關搶糧情況,Jack表示在肯特情況還好,「食物廁紙其實都有,當然量比平時少,但要嘅你都可以有」。

大型超市的主糧及蔬果肉奶類都被搶購一空,店方實施限購政策,並在開店首小時僅開放給長者。

早有警覺 儲兩個月糧

住劍橋的Erin就不那麼幸運,「以今日(20日)為例,我老公都要走遍屋企附近三間超市才買到所需用品」。但Erin經歷過沙士,早有警覺,2月初從香港返英後一直慢慢囤糧,「目前存量頂到兩個月左右,我自己唔太擔心,反而我希望可以幫返社區內有需要人士」。

記者在倫敦親歷,各大超市的蔬果、肉、奶、五穀類貨架在午後大都清空,但距超市數步之遙的Corner Shop(由少數族裔經營的雜貨店)物資就應有盡有,廁紙價錢比大型超市略貴約百分之五。加上各大超市已實施限購,例如意粉只能買三包,店員亦指倉存充足,惟每天只會在開門前補滿貨架,售完即止,故開始營業首小時只會開放給老弱傷殘,其他顧客需排隊等候。

限購政策實施後的首個周末,倫敦市內最大型的Asda超級城早上8時開店前已現人龍。澳門人Will 6時已來排隊,「到場嘅人發現不能進店等候有點鼓譟,有數人甚至動手動腳」。該店早上8至9時先給長者及公營醫療機構醫護人員先行購物,保安每隔十分鐘放行約20位顧客,有當地人大讚妥善,有效避免一大群人同時搶購。記者進店後發現貨物齊全,價格與平日無異甚至有折扣,但各類意粉和廁紙一早沽清。

自疫情在中國爆發,唐人街人流日益減少,餐館逐一關門,周五只剩三數間酒樓仍營業,但食客稀少,與平日大排長龍有天淵之別。不過侍應仍十分樂觀,「剩返我哋幾間,冇事嘅,咁倫敦總有人要食中菜,老闆話我哋會繼續做」。語音剛落,記者就從手機收到突發消息,首相約翰遜下令所有食肆除外賣店外午夜後停止營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