劣質文化 - 邵頌雄

劣質文化 - 邵頌雄

龍振邦與袁國勇撤回〈大流行緣起武漢 十七年教訓盡忘〉的消息,於社交網站鬧得沸沸揚揚,傳閱量遠超原文,是故也有人認為「撤回」只是曲線令文章廣傳的手法。但撇除陰謀論不談,撤回之舉可謂毫無意義,不但文章早已刊登實體報章、面書也有數不盡的轉發,即使報章的電子版依然刊載,至今未有因撤回聲明而被抽起。

文章刊出後,反應兩極是意料中事,但兩位教授深夜忽然將之撤回,卻落得兩面不是人的局面。批評他們「通敵賣國」的愛國小粉紅網軍固然不會有半分饒恕,只有多踩幾腳,而原本贊同文章論點的也同樣大為失望,質疑兩位學者的風骨。

令我費解的,反而是兩位正在於這場疫情中埋首研究的大教授,何以浪費時間撰寫一篇毫無新意的〈大〉文。文章重點見於最後一段,其一為「網傳病毒源自美國之說,毫無實證,自欺欺人,勿再亂傳,以免貽笑大方……勿再一錯再錯,諉過於人」,其二為「武漢新冠狀病毒乃中國人劣質文化之產物……中國人陋習劣根才是病毒之源」。但文章的表達方式,卻先來一段無厘頭的半白話開場白:「己亥冬,疫發武漢。庚子春,湖北大疫,國內疫者八萬餘,死者三千……」,初看還以為是引用網上流行好幾篇以「荊楚大疫」為題的文言潮文,〈大〉文如此改頭換面,已是眼低手低之作,何必呢?

其後解釋世衛命名病毒的標準,忽然跳到把COVID-19稱為「武漢冠狀病毒或武漢肺炎,直接簡單,亦無不可」的結論,亦是非常突兀,完全看不出科學研究講求邏輯推論的理路。坊間已多舉「日本腦炎」、「西班牙流感」、「依波拉病毒」、「香港腳」等十數例子討論,若國家認為禁絕「武漢病毒」之名才是大國風範,也不是寥寥幾句「日常溝通」、「通俗易明」便可重新為「武漢病毒」正名,更不是兩位病毒專家應費神教育大眾之事。

接下來說到追查病毒之源,埋怨因「華南海鮮批發市場早被清場」而無法稽查病毒之源,以至中間宿主身分不明,卻肯定了該批發市場為「初期擴散點」。由此引言「武漢新冠狀病毒乃中國人劣質文化之產物」、「中國人陋習劣根才是病毒之源」,並謂網傳病毒源自美國為無稽之談,遂成被批鬥對象。

但這段文字的內容真的有問題嗎?對於「初期擴散點」的說法,近月被內地捧為神一樣的鍾南山,也多次說過「這次冠狀病毒肺炎發源地,來自武漢的那處海鮮市場,我們在現場看,相當多的並不是海鮮,而是野味」;至於龍袁兩位說食野味為「陋習劣根」,亦同樣是鍾南山十多年來一再警告的「冠狀病毒常常存在於野生動物體內,吃野生動物是陋習」,甚至明確提到「如『中華菊頭蝠』就存在類似非典的病毒,在香港、武漢都有發現。…… 如果不加強管理,那肯定還會回來」。我看不出兩者說法有任何根本分別,是否鍾南山說食野味為「陋習」就是智者之言,而〈大〉文說為「陋習劣根」則為大逆不道?

至於病毒之源,鍾的說法一直都是「疫情首先出現在大陸,不一定是發源在大陸」,其實跟〈大〉文提出「武漢冠狀病毒之元祖病毒源於何地則無從稽考」的說法並無二致。而且,「不一定是發源在大陸」,也等如說「不一定不是發源在大陸」。實情就是,根本尚未有研究證實病毒源頭。既然是個科學家還在研究的課題,在未知的情況下,說「網傳病毒源自美國之說,毫無實證」又有何問題?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的張文宏主任不也曾對官媒明確否決病毒由外國傳入的說法嗎?難道張文宏也是「黃屍曱甴 」?之前有官媒暗示病毒源自火星,那同樣可批評為「毫無實證」的臆測。是否要換個角度說「網傳病毒源自中國之說,毫無實證」,才是愛國?

兩位教授說「文章表達不適當」,確如所言,不但文筆風格夾雜、文章主旨不顯,且也欠缺讀者對科學家嚴謹分析與推論的期許;至於「用詞甚至有錯誤」,則見仁見智,如「中華民國」的稱謂、「劣質文化」的批判、「武漢肺炎」的用語,都要看立場來分「對錯」。然就他們說「尊重真相,移風易俗」的文旨而言,卻未見有不當或失誤之處,那又何須撤回?

如此一篇科普文章,竟也衍成政治批鬥,窘態畢露的又豈是兩位大教授?社會內上綱上線的批鬥氣氛,漸見濃重,令人難抒胸懷,比戴上N95更難呼吸。無形的劣質文化更為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