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一場疫情,引爆環球股災,逼得各國接連在過去兩周出招救市,加上油價及美滙一進一退,港股昨日出現報復式反彈,恒指飆逾千點至22805點收市。然而,多位專家不約而同對後市取態保守,指由於疫情引致外圍危機,如基金贖回潮及美元流動性緊張,故預期大市反彈浪短暫。
記者:李海澄
市傳中央加碼放水幾萬億元財政刺激措施,刺激A股走高,滬綜指升43點或1.6%;深成指亦結束七連跌,升130點或1.3%。其中貴州茅台重返1,000元人民幣關口,彈4%至1,035.28元;市值約1.3萬億元。
兩周仍累插3,341點
外圍方面,除多國進一步減息外,美國再擬推一萬億美元刺激計劃,港股跟隨外圍及A股反彈,高開438點,報22147點為全日低位,其後升幅擴大,收市競價嘜至全日高位,最終收報22805點,彈1,095點或5.1%;H指報9118點,升559點或6.5%;主板成交達1,712億元。港股沽空金額約211.41億元,沽空比率縮減至12.34%,創1月9日以來新低。按全周計,恒指仍瀉1,227點或5.1%,連跌兩周累插3,341點或12.8%。
昨日北水淨流入錄53.09億元,較周四大減67%,耀才證券研究部總監植耀輝認為,減幅不一定反映投資者看淡港股,「雖然我對後市有保留,但都要講趨勢,近期港股多日波幅逾千點,北水短線走貨唔出奇,唔一定散水。減少或純粹獲利,個股波動大都可能會食咗糊先。」
昨日「ATM」表現標青,獲4.81億元淨入的美團 (3690) 重上80元水平,急升16%至84元;阿里巴巴 (9988)揚5.2%,報183元;股王騰訊(700)亦重上250天線,漲4.8%至359.6元,同時獲8.86億元北水淨買入。藍籌股亦造好,中移動(941)表現最好,升13.6%;友邦(1299)升7%;滙控(005)升5.4%;以上三隻藍籌連同騰訊,合共拉升恒指498點。
長和(001)與長實(1113)公佈業績後分別升8.9%及13.5%;惟煤氣(003)減派紅股,昨日股價插8.5%,成表現最差藍籌。
各國放水成效不彰
有分析認為各國放水成效不彰,中民證券(香港)研究部董事黃偉豪指出,昨日恒指挾高主要是報復式反彈,由於外圍恐慌因素持續,如基金贖回潮及美元緊張,「除非美滙指數回落至100以下,不然只是短暫技術性反彈」,預期市況持續受壓。黃又認為各國救市措施「唔做唔得,但做咗成效唔夠」,其中油價大跌影響航空等行業,而該些公司的債券為最低級別,「若跌就有機會成為垃圾債,觸發評級下調風險,雖然聯儲局推出融資工具,但仍視乎覆蓋面及成效。」
東驥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龐寶林亦批評,各國央行放水力度不足,「美國推財政政策,用政府資金買企業債券,不惜一切代價都係為選票」。他又指,市場的恐慌反應普遍比政策成效快,而疫情始終有解決一日,故升市不代表救市功勞。他看好互聯網及科技行業、醫藥、遊戲公司等,其全球基金的科技股持倉達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