瘟疫中的應對與日常 - 王偉雄

瘟疫中的應對與日常 - 王偉雄

武漢肺炎衝出武漢,衝出中國,衝出亞洲,席捲世界各地,嚴重干擾全球經濟、政治和民生,令很多人措手不及。那些零售業不景、股市大跌等等我不熟悉的不談,只講一下日常生活被搞得如何亂七八糟,已足夠下筆千言。

美國這邊,確診數字在三月初還是很低的,只約一百,不過其實只是因為檢測做得極慢;現在雖然仍慢,但已加快了,大約兩星期後確診數字便迅速增加至五千多(3月17日的資料),而實際上已感染的人肯定遠超此數。對我來說首先受到的影響自然是工作方面的,各大學紛紛停止了面對面授課,改為網上教學;雖然我任教的大學及其所處的小鎮暫時沒有確診個案,但一來這不等於沒有人感染,二來確診個案的出現是遲早的事,於是敝校也在春假(spring break)前宣布停止面對面授課。因此,我要立即籌措網上教學事宜,不但是在科技上做準備,還要隨之而改動課程內容(例如功課和測驗)。我有網上教學經驗,這些準備和改動難不倒我,只是有少許忙亂,但我的一些平日少用資訊科技的年老同事卻叫苦連天了;大學的資訊科技部門當然有提供訓練和協助,可是,要在一兩個星期內學曉並運用,對這些同事不能不說是個難關。

瘟疫影響大學的事情中,有一件是我特別感到可惜的。香港大學的陳祖為教授這個學期在普林斯頓講學,應承了我的邀請,原定會在三月底到敝校演講,題目是"When the Way Does Not Prevail: My Philosophical Reflections on the Resistence Movement in Hong Kong";同事們和一些學生都很期待,因為這樣的題目在哲學系的演講可說是別開生面,而我也希望藉着這個機會讓這邊的人多知道一點有關香港抗爭運動的事。機會難逢,演講卻因防疫而取消了。祖為兄也真難得,在敝校宣布停止面對面授課前,我不肯定演講會否取消,只是問他擔不擔心乘飛機會增加感染機會,他說不太擔心,如果我們不取消演講,他還是樂意飛過來的。可惜人算不如天算。

說到取消演講,我自己的演講恐怕也會受瘟疫影響。幾個月前我應邀於五月底先後在台大、中正和陽明三所大學演講,講三個不同的題目;雖然我一般不大喜歡演講,但這次的邀請我是很樂意接受的,期望跟台灣哲學界交流,並和一些到目前為止只是在文字上有往來的朋友初次見面。雖然台灣抗疫有方,確診數字一直是亞洲最低,但美國這邊的疫情勢將越來越嚴重,加上其他考慮因素,台灣演講之旅成行的機會實在相當低。又是人算不如天算。

小兒也因大學取消面對面授課而從東岸飛回家了。他手頭上沒有口罩和搓手液,也買不到,幸而還有足夠時間速遞寄給他一些;他在起飛前一天收到,我們千叮萬囑他要全程戴口罩,尤其是在飛機上。回到家裏才知道他不必吩咐也自行小心防疫,因為他不但全程戴口罩,甫抵家門便立即說要用消毒紙巾把行李都抹一遍,然後去淋浴換衣服,以防萬一。另有一事我也幾乎替他擔心。他這學期在寫honors thesis,題目是考證John Milton較不為人知的作品《Samson Agonistes》的思想脈絡,這算是個冷僻的題目,所需的參考書未必容易找到;威廉姆斯學院的圖書館藏書豐富,本來沒問題,但他提早回家,找書也許便有困難。誰知我一問,他說論文進度比預計的快了,已完成了大半,差不多二萬字,餘下的可以輕易在家裏寫。那我便放心了。

我的日常生活中最受瘟疫影響的一項,應該是大多數人都沒有的:我每星期去健身室四次,本來打算暫時仍然繼續這樣,可是內子力勸我停止,理由是……(下刪五百字)。我唯有聽話。可是,總不能讓長久鍛鍊的肌肉衰退,甚至長出個肚腩吧!於是要動腦筋設計運動來代替。幸而家裏有一套resistance bands 和一個可以用來做full body pull-up 的器具,再加幾組徒手肌肉運動,而且每天都做,應可達到和去健身室相差不遠的效果。內子知道後便說:「既然效果差不多,那以後也不必花錢去健身室了。」我差點翻了翻白眼,答曰:「差不多就是不同嘛!」

(隔星期六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