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疫情引發環球金融危機,二手市場爆新一波蝕讓潮。市場昨單日連錄最少四宗流血賣樓個案,除大埔嵐山首現納米樓蝕讓外,馬鞍山星漣海於2017年開賣以來首次跌穿1,000萬元,三房僅售950萬元,呎價低見1.2萬元,重返長實(1113)當年賣樓的「頭啖湯」水平。
記者:朱連峰
地產代理透露,星漣海剛錄得首宗蝕讓,3B座高層F室,實用768方呎,三房間隔,業主2017年3月以一手價1,153.6萬元買入,去年12月放盤,原叫價1,150萬元,大劈兩球,終以950萬元易手,呎價僅12,370元,為屋苑一、二手市場首宗跌穿1,000萬元成交,呎價水平重返該盤開售時的「頭啖湯價」。星漣海2017年3月公佈首張價單,折實最平945萬元,呎價1.23萬元起,長實執行董事趙國雄當時以「頭啖湯價」形容首批單位價錢。
上述劈價單位,業主持貨滿三年額外印花稅(SSD)鬆綁即沽貨,賬面貶值18%或203.6萬元,由於發展商當時向買家代繳樓價3.75%印花稅,若只計佣金等開支,實際損失約210萬元。
嵐山納米盤首現損手
納米樓市場亦出現業主損手個案,消息指,大埔嵐山剛錄得納米樓銀主盤蝕讓,6座高層H室,實用194方呎開放式,賣方於2018年初以329萬元入市,惟過度借貸,成為屋苑歷來第二間銀主盤,原開價335萬元,剛減價5萬元,以330萬元獲承接,呎價17,010元。
原業主持貨兩年,賬面僅賺1萬元,若扣除佣金及釐印費等開支,估計實際損手逾10萬元,應是屋苑開放式單位的「第一滴血」。
市場開始恐慌,元朗Grand Yoho蝕價擴大至逾百萬元。中原潘鈺恒稱,Grand Yoho 9座中層F室三房戶,實用799方呎,業主因為小朋友於港島上學,決定搬屋,去年9月開價1,650萬元放售單位,惟放盤多時仍未有客問津,上月輾轉降價至1,180萬元,近日終劈至1,140萬元沽貨,呎價14,268元。原業主2016年以1,303萬元一手買入,持貨三年多,賬面蝕約163萬元或13%。
何文田山畔蝕115萬沽
股市震盪,投資者急劈價套現。何文田山畔1座極低層D室,屬實用352方呎一房戶,劈價15%以730萬元易手,創二手新低價,呎價20,739元。賣方2016年斥807.3萬元購入物業,連使費蝕約115萬元。
特色單位都要劈價走貨。消息指,新蒲崗譽.港灣7座頂層連天台C室特色戶,實用1,621方呎,原叫價5,200萬元,近日大劈「七球」以4,488萬元連兩個車位易手,呎價27,687元。原業主2012年斥3,539萬元連兩個車位買入,七年賺949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