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繼被稱為「發哨子的人」、武漢市中心醫院急診科主任艾芬揭露武漢疫情真相的文章不敵中共施壓被刪後,本港微生物學權威袁國勇師徒亦淪同一下場。事件惹各方揣測,甚至引起陰謀論,有熟悉內地時局的學者分析,文章缺口源於「中華民國」四字,觸及國家地雷而順勢打壓。
文章刊登後,「中華民國」一詞率先引起討論。文章作者港大微生物學系名譽助理教授龍振邦與袁國勇一度以所謂「訂正」,修訂以「台灣」代替「中華民國」,但未平爭議。
批鬥程度未到「打開門打仔」
浸會大學新聞系高級講師呂秉權指,「中華民國」四字觸及中國主權,顯示中華人民共和國以外,另有中華民國,「容易被大陸朋友攻擊,陷入一國爭拗」,更有機會遭人有機可乘,向文章其他論點施壓。如文章未提及「中華民國」,相信結果「會好好多」。
文章贊同民間用「武漢肺炎」,直接簡單、通俗易明。呂秉權亦認同「武漢肺炎」是約定俗成,可用於新聞報道,合情合理:「用詞令大眾明白佢講乜、無歧義、準確。」他補充,中國官方初期亦曾用「Wuhan virus」,與「香港腳」、「西班牙大流感」等病名如出一轍,惟自世衞給病毒命名後,內地人覺得「武漢肺炎」一詞針對,「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另一遭批鬥的論點是網傳病毒源自美國,呂秉權指此論點涉中美外交角力,是中共高層期望轉移視線的產物。中共現將抗疫重點放在階段性勝利,若追溯病源恐令努力一鋪清袋。中共只想諉過於人,不願承認事實。
最後一個地雷是「武漢新冠狀病毒乃中國人劣質文化之產物,濫捕濫食野生動物」。呂秉權表示,中共認為中國人沒劣根性、只有部份人愛吃野味。若用「劣根性」一詞,會聯想起台灣作家柏楊的著作《醜陋的中國人》,令人無地自容。
但批鬥歸批鬥,呂秉權指袁國勇只是文章第二作者,非主筆,加上袁對國家有功,國家亦需要袁國勇,是次中共只是「關門處理」,程度比「打開門打仔」輕。
■記者張雅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