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人情】
武漢肺炎肆虐,不少港人寧願多叫外賣,避免外出進餐。但你又有沒有想過,香港有農夫會將自己的有機農作收成,親自送到你家附近的地鐵站,甚至送到你家門口?
現年60歲的馮汝竹(竹姐)原是菜園村居民,但2012年高鐵事件令她要另覓農地種田,幾番轉折,與10位村民共同承租位於元朗元崗新村的農田。由於很多拍檔年紀漸長,現時只有她與一名農工負責農務,一同打理着超過6萬平方呎的農田。與其他本地農夫將收成交予菜檔或零售商不同,竹姐會親自將農作物一條龍直送給顧客,「可能有客人認為送貨費會很貴,其實不一定。我主要是看路程的,例如要送貨到愉景灣咁遠,就要另加送貨費,但如果送貨地點近農場,或地鐵站沿線,我就沒有收費。」竹姐自豪地表示。
新聞系畢業 「為老闆苦惱好多餘」
記者親自跟竹姐實試,由元朗元崗新村出發,將20多公斤的菜蔬運出市區派送予客人。起初以為是一份優差,可慢慢地分派予各位客人,豈料在途中除了要花無比氣力,還要不停解答客人的提問,擔當客戶服務員的角色,實在不容易。問今次送貨可賺多少錢?竹姐立即流露開心的笑容說:「如果連本帶利,這裏大概也有2,000元貨價!」
送貨途中,遇到的客人亦對蔬菜讚不絕口,如光顧竹姐兩年多、在愉景灣居住的Pauline表示,她對蔬菜的質素頗有要求,經朋友介紹認識竹姐,嚐過竹姐的有機菜後,發現非常美味,就成為了竹姐的長期客戶。
竹姐畢業於珠海學院(前身為珠海書院)新聞系,大學畢業後走去做農夫,可能會令不少人費解,「無論是耕田、洗廁所、當校工,這些工作我全都做過,對於我來說都沒有分別。」竹姐帶點氣憤地說:「我之前做其他工作,一點也不開心,因為辦公室政治和爭執,老闆的一句話很影響心情,會因老闆沒讚你而苦惱,我覺得真的很多餘!」
「種屋不種田…要有自產食物」
竹姐非常享受現時的生活,認為自己能從大自然中取得健康和快樂,「但在田裏就不同了,你有沒有除草,人家就知道你是否懶惰;菜生得漂亮與否,人家會看到你有沒有努力耕作,現在我的富有已不是由金錢衡量,是從大自然中得到的保護和愛護。」
說到香港政府的農業政策,竹姐一臉惋惜,「對於農業,香港政府極不重視,其實香港農業在80年代前十分蓬勃,菜蔬自供率達七成。」竹姐的雙親曾是農夫,認識的人都是農夫,當年的人甚少外出打工,「但現在為配合時代的需要,很多都變了,現在時代需要甚麼?就是要用農田來起屋,即是種屋不種田。」竹姐表示,農業對社會的影響很大,有着重要的政治力量,正所謂民以食為天,糧食不足會令市民產生不安的情緒,隨時演變成政治危機,「如今次武漢肺炎,如果全部地方(連貨運)也封關,沒食物進口,我們是否咬着石頭也能夠飽肚?想社會安定,一定要有自產的食物,農業是不可以在社會裏消失。」
後記:臉惡心善 竹姐愛開玩笑
記者初遇竹姐時十分怕她,因為當她工作時,會擺起一副嚴肅的樣子,令人不敢走近。相處久了會發現,其實她也有善良可愛的一面,除了開玩笑戲弄別人,亦會不時問記者是否肚餓,在不經意的問候下,收藏着的是一顆關懷別人的內心。平日難以感受到的真心,但可以在竹姐身上找到。
菜園農業先鋒田
元朗元崗新村
記者:鄧偉傑
攝影:蕭志南、徐振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