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醫詩詩:幽默? - 區聞海

醫醫詩詩:幽默? - 區聞海

抗疫事大,早前警務處處長與明星足球隊成員的飯敍事件好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處長後來承認自己對抗疫須保持社交距離的敏感度不足,解說當晚只是說些幽默客氣話。我看一半一半:「學成龍大哥做警察」是風趣言語,另一段話則有點問題:他說只要得到大家(明星)給他們(警隊)「手指公」就會「赴湯蹈火,在所不辭」,這令人狐疑:大哥們在藝人圈的地位已經很高,得「一哥」加持,豈非睥睨江湖了?

我想起兩個人物:林語堂和沙葉新。林語堂最先把humour繙譯為「幽默」。他是語言學大師,1945年在新加坡創辦南洋大學,與香港也有淵源,文革時期在中文大學任榮譽教授。他多雋語,其中一句應景:「要真正了解一個人,只要看他怎樣利用餘暇時光就可以了。」

飯局當中有譚詠麟。沙葉新是內地劇作家,與譚詠麟有關係,因為譚於1981年得金馬獎影帝的電影《假如我是真的》是改編自沙葉新的劇作。其後譚詠麟紅遍大陸也不忘本,到上海演唱時要求與沙葉新見面。沙葉新作品幽默尖刻地諷刺特權社會怪現象,後來他支持劉曉波的「零八憲章」。2018年逝世,靜悄悄沒甚麼追悼會。

《假如這是假的》

說真的,假如這是假的
後來沒有那齣電影
電影後面沒有曇花開放的空間
空間裏沒有一個回族作家沙葉新
沙葉新不曾把自己名字左半砍掉
化名少十斤(以示不左)

假如任何時代也沒有人會冒充高幹
高幹四周無人圍着阿諛歌頌
假如少十斤後來沒有說過
縱使花朵總是結不成果實
永不遺憾千百次凋零
假如信念都是一場玩笑
他只是嘻嘻說說
人生沒有比腳更長的路

假如這是假的,他沒有死
死後無人在網上悄聲說
「沙葉新:不為權力寫作,
幽默豁達背後擔起沉甸甸的責任。」

區聞海(作者為醫生、生命倫理學者)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