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抗美 香港吃癟立法會議員 - 毛孟靜

北京抗美 香港吃癟
立法會議員 - 毛孟靜

所有新聞都是本土新聞。好端端的國際新聞記者,忽然成了中美角力的外交棋子,且燒埋香港一叠,就構成令人沒趣而憤怒的香港故事。

這一次,北京大手筆地驅逐三間美國新聞大招牌的幾乎所有記者。但即使手法史無前例,由香港人看來,北京的一切本來就漸行漸近漸大聲,不會太過引以為怪。怪的是,這些美國新聞從業員不准再在中國採訪編輯,說的中國,平地一聲雷地,包括港澳,悶聲雷響,是不提台灣。

破壞兩制毫不避嫌

眾所周知,在外交層面,北京從來最重視最緊攬「一個中國」的大前提大原則。這次剔除台灣,固然因為現實上講來無謂,卻更展示出這番提及香港,並非不經意地殃及池魚,而是要同時利用香港向美國還以顏色──你們通過了甚麼《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內容且恐嚇要制裁香港官員?那就先給你一個下馬威。

記得《金融時報》馬凱一筆?其時民主派不住追問的,是林鄭政府是否按北京旨令驅逐這名英國新聞從業員;官員自然打死不答。這次,北京選擇了毫不避嫌,大聲清楚下令:香港不得留住這些美國記者。

《基本法》講明,香港的高度自治包括自行處理出入境事宜,現在由北京道來,當然就包上了外交裝潢,隨附一副豁出去、恨得牙癢癢的姿態。要留意的是涉事的美籍記者中,包括一名香港永久居民,此人在香港工作並不需要甚麼簽證。咁點計數先?

又當然,對林鄭的北京大老闆來說,一句「朕就是法」,即可解決。希冀林鄭為香港把關?真係發夢都冇咁早。相反,他們要急速把香港大陸化。但此地兩大不能大陸化的優點,原本一係法治(雖然戴耀廷最近常說:法治已死),一係資訊流通。如今這兩大資產,恐怕都已成大力打壓對象。近一年下來,我們說一國1.5制,甚至一國1.1制,時至今日已經成了一國一制,由北南下,泰山壓頂。這一次,北京且自覺出師有名,係被迫反制。

美國也確是不智至愚蠢,自行製造「撩人者賤」的角色──不理中國從來以面子為重,非常「玻璃心」,一定會以牙還牙──限制中國五個官媒在美國的人數,變相驅逐60人。

北京報復行動中的三大美國新聞主角,順勢地也就是由早年報道水門事件至拉一個總統下馬的《華盛頓郵報》,於國際新聞界從來享負盛名;同樣享有龍頭地位的《紐約時報》最近的新疆人權報道,明顯亦令中南海震怒;而《華爾街日報》在北京眼中,最是擅長嚴批打壓中國,之謂China bashing,成可怒也。

或說,這次行動的分別是,華盛頓趕的是中國官媒人、屬黨的宣傳喉舌,北京逐的是美國獨立新聞字號的僱員,不能同日而語?這是常人常理的講法,但不適用於北京外交部。講完。

但是,有理由相信這一役雙方不會過份大鑼大鼓,以免彼此面子上過不去,下不了台。因為眼前主題是驅逐記者,並非趕晒成間報館。你不續簽證予甲,我或就改派乙前來好嗎。就符合英國人的一句Everything up to a point,點到即止、適可而止。

因為林鄭傀儡,當中最吃癟的,是香港。一國兩制名存實亡。

毛孟靜
立法會議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