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封殺馬凱 李家超稱好正常

港府封殺馬凱 李家超稱好正常

【本報訊】香港政府封殺外國新聞工作者早有前科,近年較矚目的是《金融時報》亞洲新聞編輯馬凱(Victor Mallet),他因主持外國記者會一個由民族黨陳浩天任嘉賓的講座,結果遭港府拒工作簽證續期,連以遊客身份訪港也遭入境處扣查盤問數小時,最終禁止入境,但港府當時將所有責任「攬上身」,否認背後有北京干預。

馬凱時任外國記者會第一副主席,2017年8月主持由陳浩天任嘉賓講座,中國外交部特派員公署曾勸阻舉辦講座,但外國記者會堅持公眾有權聆聽各方聲音。

就邀陳浩天演講算帳

結果馬凱被秋後算賬,同年10月申請工作簽證續期遭拒,他改以旅客身份訪港,但有別於一般英國旅客可獲180天免簽證,入境處告知只獲發七天旅客簽證。同年11月,馬凱再以旅客身份訪盼回港收拾東西,及安排調任後工作安排,但入境處拒絕其入境。

馬凱被拒入境,外界推測與講座有關,但特區政府只重申入境政策屬政府內部事務,沒解釋為何兩度拒絕馬凱入境。民主派曾在立法會提出,要求傳召保安局長李家超及入境處長曾國衛解釋,但議案終在建制派反對下被否決。李家超事後曾回應有關議員質詢,強調入境管制「好正常」,亦否認北京有干預。馬凱事件觸發國際關注,《金融時報》、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發言人,甚至美國商會都開腔關注香港新聞自由。
■記者歐陽聯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