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在意大利爆發後,政府馬上禁止市民擁抱、接吻甚至握手。那時有意大利人受訪稱,見面不接吻,感覺不再是意大利人了。親臉頰在歐洲是常見的打招呼方式,也不限於意國,但追本溯源也確實跟意國有關──跟朋友親吻本是古羅馬風俗,是羅馬人把這習慣傳遍歐洲的。
意大利文「吻」字bacio(單數名詞),本身就是有趣的故事。拉丁文(古羅馬語言)有三字表示吻,分別是osculum、basium和suavium。據古代學者所論(如Servius、Isidorus等),osculum是最廣義的吻,吻朋友、子女或禮儀上的吻,都叫osculum,basium則專指夫妻間的吻(意語bacio源自此字),而suavium是指情人間熱情如火的吻,大致等同今天的French kiss。問題來了:既然古羅馬人一般把朋友的吻稱為osculum,為什麼今天意人卻用上源自basium的bacio呢?
Basium一字流行,功臣是古羅馬詩人卡圖盧斯(Catullus),他有多首經典名詩都用了basium一字,令它在後世脫穎而出。卡圖盧斯有一名作,寫給化名Lesbia的有夫之婦,詩云:「給我千個吻,再來百個。」(da mi basia mille, deinde centum)Basia即basium的複數。然而有學者指出,basium在卡圖盧斯筆下有特殊含義,表示「沒實現的吻」,象徵無法滿足的慾望,並非一般意義的吻。當然,今天意大利人大概也忘了這重意思。
跟親朋戚友接吻,最初只是古羅馬貴族的習慣,隨着歲月遷移,才慢慢成了歐洲人日常。然而不是每一種吻都是愛的表現。據普魯塔克〈羅馬譚〉(Aitia Romaika)所說,古羅馬女人見到男性親屬(不限於丈夫),必須用嘴接吻,箇中有個暗黑理由:婦女嚴禁飲酒(以防亂性越軌),跟親屬接吻,實際上是「酒精測試」,讓偷偷飲酒的女人無所遁形。
假如意大利人接吻打招呼的緣起真是這樣,其意義就由「愛」變成「監控」,這個神逆轉也未免太諷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