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甚麼西方人都不愛戴口罩?為甚麼英國會推行佛系防疫?歐美國家醫療設備先進,但防疫意識落後。得罪一句,歐美文化「先進」,防疫「毅進」。
亞洲面孔在西方戴口罩,便受到西人歧視、質疑甚至遇到暴力襲擊。
他們仍然停留在2003年之前,香港人的防疫意識。2003年之前,香港無人戴口罩,有病也不會戴口罩,反正你看見有人戴罩,便覺得對方是妖怪。直至沙士之後,香港人「成就解鎖」,知道口罩其實是「公德」的表現。
西方人沒有沙士的慘痛回憶,他們仍然覺得「無病不用戴口罩」,有病的人理論上應該戴、但實際上有病便應該留在家中不要出來「獻世」﹗所以他們看見有人戴口罩,不單不讚賞你「顧己及人」,反而怪責你「有病累街坊、無病嚇親人」。
我翻查英國以及澳洲的公共防疫資訊,在「如何保障免受武肺」的Q&A,英澳的答案都是「勤洗手、打噴嚏要捂口鼻、不要和有病徵的人接觸」,至於香港人最重視的「口罩」呢?英國是這樣寫﹕口罩可以帶來「some protection」,注意只是「some」,英國資訊特別強調,口罩無法阻擋「氣溶膠」現象或者無法阻止病毒從眼睛進入。澳洲更直接寫道,「Face masks are not recommended for the general population」,不建議一般市民戴口罩!我的老天爺,英澳不約而同建議有病徵的人,不要看醫生,應該家居隔離7天,如果是外地回來的,便隔離14天,反正不要找醫生。他們充其量鼓勵國民用電話諮詢醫生意見!
老外最大問題,便是太過認死理,糾纏在「如果有病徵我才要防範」,但武肺最大特徵便是無特徵,隱形潛伏、無發燒原來已中招。那麼老外的「有病徵定理」便完全失效,也難怪現在一發不可收拾。
這次事件也令一些移民朋友醒覺,即使已經在異地定居,也能說當地語言,但疫症一到、危機一來,價值觀、意識、行為,還是和當地人「截然不同」,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