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不少武漢肺炎患者沒有病徵,容易成為播毒元凶,找出隱形病人有助阻截病毒傳播。中文大學醫學院團隊分析本港14名確診患者的逾300個樣本,發現全部病人的糞便樣本均帶有病毒,甚至病人呼吸道樣本不再發現病毒時,其糞便樣本仍有病毒存在,顯示檢驗糞便可成為痰及深喉唾液之外的另一篩查工具,尤其適用於乾咳無痰的病人。團隊下一步將對100名入住檢疫中心的病人緊密接觸者,化驗他們的糞便及深喉唾液樣本,以確認糞便樣本可否用作偵測隱形病人。
記者︰何家朗
中大醫學院從14名確診患者中,採集到339個包括鼻咽、痰液(或抽痰)、深喉唾液、血液、大便及尿液的樣本,病人全部自願參與。病人共7男7女,分別入住威爾斯親王醫院及聯合醫院,其中2人曾因病情嚴重須入住深切治療部。
痰液病毒量為糞便320倍
結果發現,所有病人的呼吸道及糞便樣本均曾帶有病毒,4人血液樣本亦曾對病毒呈陽性反應,但尿液樣本則完全沒有驗出病毒。所有樣本中,痰液驗出的病毒量最高,中位數達每毫升320萬顆,是深喉唾液及糞便樣本的約320倍;而深喉唾液及糞便樣本的病毒量相若,中位數分別為每毫升1萬及1.2萬顆。
值得留意的是,14名病人中,3人在痰液及深喉唾液樣本無再驗出病毒後,其糞便仍於一至兩日內找到病毒。其中一人痰液及呼吸道樣本曾在兩周內多次驗出病毒,之後好轉,連續七日不再驗出病毒,但隨後糞便樣本重新驗出病毒。
現時政府的「加強化驗室監察計劃」,收集病人的深喉唾液樣本化驗。但今次研究發現,檢驗深喉唾液樣本可能出現假陰性,病人肺部樣本驗出病毒時,有42%深喉唾液樣本驗出陰性。負責研究的中大醫學院微生物學系系主任陳基湘指,若病人只是乾咳沒有痰液,收集到的深喉唾液樣本或未能準確驗出病毒,若醫院同時安排化驗糞便,可輔助準確驗出病毒。他提醒,結果亦反映患者糞便為播毒途徑,如病人使用公用廁所後,沖水掣、水龍頭或廁所門柄等位置或受污染,下一名使用者可能被傳染,市民必須注意手部衞生。
中大醫學院將進一步研究,首階段會為100名入住檢疫營的病人緊密接觸者,檢驗糞便及深喉唾液樣本,冀找出沒有病徵但帶有病毒的隱形病人,並藉此確認糞便樣本可用作偵測確診個案,正與政府商討安排。
醫院管理局總行政經理(醫療成效及科技管理)庾慧玲昨回應稱,若病人肚屙,院方會化驗其糞便樣本,直至兩個樣本均呈陰性才讓其出院,但承認若病人無肚屙,院方不會化驗糞便,又指當局會參考最新研究制訂措施。至於深喉唾液樣本出現假陰性,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解釋,病人未必懂自行採集樣本,若病人有病徵,院方會抽取呼吸道樣本化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