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病毒全球蔓延,削弱經濟、打擊石油需求,沙地阿拉伯儲君薩勒曼可挑這個時候來跟俄羅斯強人普京翻枱,推冧油價,觸發環球股災。兩虎相鬥傷及無辜,若是你以為所有生意皆為之拖垮,你便錯了。《華爾街日報》指石油戰炮聲一響,油輪運費即時彈升十倍!視乎交貨地點,每日運費從3.3萬美元躍升至30萬美元。無他,沙地誓要趕絕俄羅斯,是以增產的同時擸起所有船期,務必置對家於有油賣而冇船載之境地。這般以本傷人能維持得多久?
一般的說法認為沙地的石油蘊藏量多而接近地面是以開採成本低得無人能及,約為三美元一桶而已。美國開採頁岩油的成本起碼為十倍此數。即使油價跌至30美元一桶,薩勒曼依然大有條件玩燒銀紙遊戲。「我的朋友」曾健時(Holman Jenkins)在其《華爾街日報》地盤指這個說法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他稱沙地的直接產油成本容或為三美元,真正生產成本卻不難高達90美元。賬面與實際生產成本何以有此龐大差距?
普京欲以低價打擊美國頁岩油
「混賬」有以致之。統營沙地石油的阿美公司(Aramco)是家國企。其賬目錯綜複雜,開支包羅萬有。除了養活不足勝數的王親國戚,某個地方要起公路、另個鄉鎮要建學校,往往都由阿美一手包辦,而毋須政府支付公帑。故此哪怕直接產油成本確是三美元一桶,打埋阿美的其他皮費,其真正成本肯定遠超此數。阿美現今上了市,賬目可能執乾淨了,與產油無關的開支不難回歸庫房。油價大跌,本已開支大增的庫房再蒙打擊,這場燒銀紙遊戲怎能玩得耐?發過一輪王子脾氣,薩勒曼終須面對現實。
耐人尋味的是,薩勒曼當初並無趕絕俄羅斯之意。甚至出動父王跟普京洽商合力減產抬價,卻不幸吃其檸檬,老羞成怒方翻枱突襲。敬酒不吃吃罰酒,普京是何盤算?一方面,不難是威望攸關。他正密鑼緊鼓修憲以保權位永續——起碼至2036年,那時他將屆84歲。際此時刻俯順薩勒曼的要求減產,姿態軟弱,有損其強人形象。另一方面,出口石油乃俄羅斯主要外匯來源。頁岩油革命讓美國爬了沙地頭重奪第一產油國寶座,自給自足之外且有餘力出口國際市場,與俄羅斯搶客。減產抬價猶如騰出空間讓高成本的頁岩油擴充市場。養虎為患非長久之計。減價有助擠頁岩油出市場。可是頁岩油公司會逆來順受、坐以待斃嗎?
開採頁岩油的公司一如初創企業,大都借重債。故此沙地跟俄羅斯一開打,如西方能源(Occidental)般的頁岩油公司已即時停止探採活動以節約資金。頁岩油來自地底一兩哩深的岩層,乃如假包換的鑽石取油,是高成本製作。如若油價持續低企,有些公司不難要停產甚至倒閉。然而美國已知的頁岩油及天然氣蘊藏量舉世無雙,總不成就此長埋地底。十多年來毋須公帑津貼補助此高成本製作竟能跟沙地、俄羅斯等低成本產油國爭一日之長短,足見其創新技術、降低成本的本領如何高強。這門科技尚在不斷研發創新,天曉得假以時日將有何降低成本的突破。寧欺白鬚公,莫欺鼻涕蟲。飽經無情的市場競爭磨練的頁岩油公司不見得會就此給賤價殲滅掉。
箇中關鍵不用說是沙地有多大的能耐燒銀紙,而普京能奉陪到何時。此中牽涉到𥧌迴路轉的宮廷鬥爭。阿美的散戶股東以沙地的民眾為主,油價跌而股價殘,股民遷怒於薩勒曼,打擊其登基部署,自不待言。同樣,普京的權位看似不可撼動,油價低迷必然損及眾方利益。是以交戰雙方都面對鳴金收兵,早日止戰合力抬價的壓力。果如是,苟延殘喘,鬥志力頑强的頁岩油公司將有望把沙地及俄羅斯殺下陣來。
三方博弈,宗奉市場遊戲規則的頁岩油公司若是渡過此難關,從此牽制石油市場,令沙地、俄羅斯無以作惡。此固然是消費者之福,且能制裁強權獨夫促進世界和平。豈不快哉!
楊懷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