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去年的施政報告中,港府提出收回三個位於市區、適合發展高密度公營房屋的寮屋區用地,當中包括油塘茶果嶺村用地,最多可以提供3,300伙公營房屋。不過當局尚未正式開始收地,茶果嶺鄉民聯誼會與私人土地公司萬彩國際已聯合向城規會申請改劃,將近50萬方呎地盤改劃為綜合住宅發展,附設零售及政府、機構或社區設施和保育歷史建築用途,共涉及12幢29至41層建築物,當中有7幢住宅用途,涉及5,643伙住宅,並提出保留其中1幢住宅大樓予茶果嶺村村民。
申請書中提及地盤面積49.6萬方呎,當中有34個私人建屋地段,其中有逾22個地段由萬彩國際持有,涉及近1.8萬方呎,其餘46.8萬方呎則為政府土地,故申請人建議財團交還該批地段予政府,以換取同等面積土地作私樓發展。
料提供逾5,600伙
最終49.6萬方呎中,有4.8萬方呎撥為公眾道路、6.4萬方呎為學校用途,實際發展地盤面積38.45萬方呎,共以6.52倍地積比,發展成243萬方呎住用及7.6萬方呎非住用樓面面積,申請書亦提到將會保留4幢歷史建築。
其中7幢住宅大樓中,分別有5幢公屋,涉及222萬方呎住宅樓面,共5,319伙住宅,佔總單位數目的94.3%,亦比政府方案提出的3,300伙多71%;而兩幢私人住宅則分別有7.5萬方呎及13.5萬方呎住宅樓面,涉及135伙及189伙住宅。私人住宅為7.5倍地積比發展,當中涉及地盤面積共有2.8萬方呎,即比原本財團私人擁有的1.8萬方呎私人土地略多。
申請人指,方案優勢在於採用「呎換呎」形式換地,政府可以避免收地,加快重建進度,較現有計劃提早約兩年。而區內近年缺乏私營房屋發展,申請人強調是次可滿足相關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