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拉動中國經濟的「三頭馬車」,難敵武漢肺炎疫情而全數失蹄;多間大行昨日大吹淡風,進一步下調中國今年及首季經濟預測。其中高盛報告最「熊」,2020年首季經濟增長為負9%,全年預測由5.5%急降至「保3」;該行指出,現時外部需求放緩,若未來數月疫情不受控,經濟復蘇速度需進一步推遲。
記者:李海澄
武漢肺炎疫情爆發至今,已演變成全球大流行,內地則聲稱疫情已放緩,但仍被多間大行調低全年及首季GDP增長預測。
料中央再出招谷經濟
高盛看得最淡,2020年首季經濟由原本預期增長2.5%,轉為收縮9%;全年預測亦由增長5.5%調低至3%。若預測成真,將會是中國自1976年以來,增長最低的GDP水平。報告並指出,疫情蔓延導致外部需求下降,拖累來季經濟復蘇表現;預計經濟或要到第三季才能改善,重返疫情爆發前水平。
高盛又稱,長遠而言,基建為主的刺激措施雖會加劇信貸問題,但能加快GDP增長;相反若全球各國未能於未來數個月控制疫情,內地經濟復蘇速度或會進一步延遲。由於內地今年首兩個月數據非常疲弱,因此將首季預測大幅削減至收縮9%。該行預期中央會有政策出台刺激經濟,以支撐中國下半年經濟增長。
渣打同日亦發表報告,將中國2020年的經濟增長預測,由5.5%降至4%,反映全球衰退危機升溫。該行指經濟增長表現負面,令市場預期失望,料首季GDP收縮4.2%;其餘季度料受惠政策加強,及經濟活動正常化,反彈6.1%至6.4%。
渣打預期,各國放水令人行有更大空間擴大融資成本,故預期人行實施寬鬆政策;包括在第二及第三季各減存款準備金率(RRR)50點子、中期借貸便利﹙MLF﹚10點子。雖然疫情減少外部需求,但相對其他經濟體,內地復產和保持生產能力較好,或會抵銷部份影響。
星展唱淡:第二季難V彈
星展則表示,在疫情及經濟下行夾擊下,預測中國全年GDP增長由5.3%降至4.5%,首季則由增長4.7%下調至3.8%。星展香港經濟研究部首席中國經濟師梁兆基指,「現在情況同2008年好唔同,係需求問題,好難(對經濟展望)講到正面嘢」,他指首季難達正增長、第二季亦不會呈V彈;加上貨幣政策及減息措施不是萬能,若疫情仍在,國家繼續互相封鎖,亦無助帶動經濟。
梁又稱中國過去十年太依賴量化寬鬆,現在是時候認清成效。
星展表示,減息長遠可紓緩企業債息問題,但「冇客人,借幾多錢都冇用」;而國內中小企佔其GDP 60%、稅收50%,梁兆基認為中央要推更多措施協助中小企。
人行原調查統計司司長盛松成表示,中國經濟今年至少要達5.6%,才能實現翻倍目標,惟疫情下較難達標。他指2月數據反映,貨幣供應量進一步增加,或會引致資產價格泡沫,資金可能會主要流入股市及地產市場,實體經濟則難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