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地阿拉伯與俄羅斯就石油減產問題決裂後,沙地隨即宣佈劈價及大幅增產,這個被視為兩敗俱傷的決定觸發各地股市大幅波動。在這場價格戰中,沙地甘願「自損八百」顯然是為了逼俄方就範,而俄方不顧疫情下的經濟困境堅拒減產,就似乎是劍指美國經濟。
以沙地為首的石油輸出國組織與俄羅斯(OPEC+)月初召開會議,商討因應肺炎疫情導致石油需求減少而減產,避免油價大幅滑落,但俄羅斯據報因不希望美國藉OPEC+減產乘機擴大市場佔有率而拒絕,導致談判破裂。
沙地其後宣佈每桶原油官方價格大減6至8美元不等,並將日產量由970萬桶增至逾1,000萬桶,更揚言產能可擴至1,300萬桶。布蘭特期油價格一度急挫30%,拖累各地股市暴瀉,其中美股道指一日內曾大跌7%,23年來首次觸發熔斷機制,停市15分鐘。
俄力保能源戰略地位
沙地不顧歐美盟友、在現時疲弱的經濟下火上加油,外界相信除為了在俄羅斯退出後保障自己的市場佔有率,也為了防止OPEC失去議價能力,維持該國在國際舞台的地位。
有13個成員國的OPEC雖然目前佔全球石油產量逾四成,但比率在近年美國增產頁岩油後逐漸減少,加上部份成員國受制於國際制裁等政治因素,缺乏大幅調節產量的能力,產油大國卡塔爾又退出,現大致只剩沙地、阿聯酋和科威特支撐大局,因此極需要石油產量全球第三的俄羅斯加持,以維持影響力。這相信是在一眾分析師認為俄羅斯承受低油價的耐力不比沙地差的情況下,沙地仍押注以劈價逼俄方妥協的原因。
然而,俄羅斯在減價戰上亦承受沉重風險,只是俄羅斯不像沙地是美國的盟友,絕不願美國以能源供應為武器威脅它的戰略地位。美國早前宣佈制裁參與建設連接俄羅斯與德國的「北溪-2」天然氣管道的企業,被指是美國試圖以頁岩氣和頁岩油奪取俄羅斯在能源上對西歐國家影響力的手段,可能就是俄方的考慮因素。
美生產頁岩油成本高
美國雖然憑提煉頁岩油技術突破近年大幅增產,超越沙地成為石油產量最多的國家,但是頁岩油生產成本較傳統方法高,而且很多美國頁岩油企業背負着沉重債務,華爾街普遍都不看好行業前景,認為若油價長期維持每桶30美元水平,行內大部份企業都會破產,產量繼而大幅減少。因此,俄羅斯若試圖以低價傷害美國油市阻止其進一步擴張,長遠可能奏效。
美國總統特朗普雖然曾在油價大跌期間在Twitter推文說:「對消費者來說很好,石油價格正在下跌!」暗示此舉有助現時受疫情影響的民眾解困,但他沒有提到德州、北達科他州和新墨西州等地有很多城市依賴頁岩油工業生存,這些企業倒閉會摧毀社區經濟,同時油價已令股市大幅下挫,對於極度依賴經濟和股市表現競逐連任的特朗普而言,絕不是好消息。
《外交政策》網站/路透社